长利煤矿2015年瓦斯防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利煤矿2015年度
瓦
斯
防
治
方
案
2015年3月2日
长利煤矿2015年度瓦斯防治方案
审签表
编 制: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防突副矿长: 机电副矿长:
总工程师: 2015 年 3月 日
矿长:
第1章 矿井概况
涟源市湄江镇长利煤矿位于渣渡矿东区东段70∽71勘探线间,属涟源市湄江镇塞海村管辖,在涟源市城北东方向,地理坐标为:北纬27°53′41″∽27°54′15″,东经111°44′53″∽111°45′27″。207国道从该矿以东湄江镇经过,另有简易公路连接湄江镇与207国道相接,距涟源市28公里(直线距离)区内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第1节 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方式,区内走向长壁后进式采煤方法,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巷道支护形式一般开拓巷道采用半圆拱砌碹或锚喷巷,其它巷道工字钢支护,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绞接梁支护。
第2节 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风井井口安装有二台YBK56-№12型轴流式主要扇风机,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电机功率为45KW。主扇工作风压为300~1000Pa左右,主扇工作风量为800~1600m3/min左右,矿井等积孔为1.02m2左右,属通风容易矿井。
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1200m3/min左右,总回风量为1300m3/min左右。新鲜风流从主斜井→+190车场→各区段用风地点。乏风流从各用风地点→回风上山→风井→由风机抽至地面。
第3节 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
本井田含煤层为下石炭统测水组下段(C1C),共含煤3层,由上而下命名为:3、5、6煤层,3、6煤层为不可采煤层;6煤层:黑色,半亮∽光亮型,中∽宽条带状块煤,中夹细砂岩。一般厚0.3m.。但层位较稳定;5煤层是区内的主要可采煤层,5煤层:灰黑∽黑色,以粉末状煤为主,半亮∽半暗型煤,有时含1~2层夹矸,为矿井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煤厚一般为0.3m~3.81m,平均1.47m,煤层走向由北往南即NE550~SW400,倾向北西,倾角为23°~37°,整体呈一单斜构造。
5煤层直接顶板为灰黑色泥岩,呈团块状,往上逐渐过度为砂质泥岩,大部份呈柔皱或产状紊乱,因受金盘断层影响,抗压、抗剪性差,一般随回采柱而垮落。厚4.0m左右,有时见伪顶、炭质泥岩,呈鳞片状,疏松,厚0~1.0m,随采随落。
5煤层老顶为细砂岩,石英砂岩,灰~浅灰色,薄~中厚层状,一般为坚硬顶板(Ⅲ级)。
5煤层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皱纹状层理,夹菱铁矿结核,含泥质较高,易发生底鼓现象。
第4节 煤与瓦斯突出情况
我矿属Ⅲ级突出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8m3/t。根据历年的资料来看,开采的5煤层曾发生过多次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我矿须切实加强“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地质构造带的采掘与石门巷的揭煤工作更要加强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及防治突出管理工作。
第5节 防治突出技术与装备
1、矿井配备了防突矿长一名, 总工程师和通防工程师各一名,指导矿井防治突出业务管理工作,负责分析、研究矿井突出动态,解决防治突出工作中存在重大问题。
2、安装了KJ90型安全环境监测系统一套,KDF型分站9台,瓦斯、风速、设备停开传感器共25个,能对矿井的瓦斯、风量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3、装备了QHG-75型巷道钻机2台, QFZ--2.2型型轻便防突钻机10台,能及时对矿井的各突出危险区域实施防治突出措施。
4、配备了电机功率为75KW地面抽放系统二套,实施抽放工作。
5、配置了MD-2钻屑瓦斯解吸仪5台和WTC瓦斯突出参数仪2台,能对矿井各地点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工作。
6、下井人员每人配置了AZH-40型化学氧自救器各1台,如发生灾变,能够把矿井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7、矿井配备了18名经过培训,具有防突经验的防突人员。
第2章 防治突出范围
矿井采用后退式工作面采煤方法,各个揭煤的石门、采区内各准备平巷、回采工作面切眼及沿煤掘进的上下山掘进工作面及回采工作面是矿井防突工作的重点。根据二0一五年的工作计划安排:+120水平和+90水平是防治突出工作的重点。
第3章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是在瓦斯动力的作用下,瓦斯从煤体内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向采掘工作面空间突然抛出大量的煤与瓦斯的现象。煤与瓦斯突出是瓦斯动力现象的表现形式,它跟煤的物理性质、瓦斯压力、地应力有关相当密切的关系。
第1节 突出的多发地点
总结以往发生多次突出的规律,突出一般发生在下列主要地点:煤层急剧变化带,断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