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修订版)分析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总则:
1.1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三制”(即应急机制、管理体制、法规体系);明确的主体,强化应急处置工作的预测报警、预警化解、先期处置、第一响应及善后处置重要作用。编制综合预案主要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国办函〔2004〕39号)、相关指导、参考文件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急性中毒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分为综合应急预、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综合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本公司生产工艺,生产,存在着危险为确保单位安全,我单位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生产程序,建立了义务消防组织,通过日常教育和各种演习提高了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的战斗力量,提高了单位员工的自救应急能力。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设置
3.1.1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组成如下:
主? 任:
副主任
委?员:公司各
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公司安全委会的领导下,各救援小组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3.1.2公司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如有特殊情况总经理不能到位,根据事故需要由总经理指定相关分管领导担任总指挥,组织开展工作。指挥中心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部,由朱银宝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公司各部门第一负责人组成。办公室下设五个应急救援小组,即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疏散组、援救物资调配组、警戒保卫组(详见指挥中心组织结构图)。
3.2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职责
3.2.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职责
3.2.1.1组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3.2.1.2在公司范围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并按救援预案迅速组织抢险,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2.1.3根据事故灾害情况,当发生危及人员安全的险情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并及时请求外部救援;
3.2.1.4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3.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3.2.2.1负责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并及时修订、完善;
3.2.2.2负责重大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协调工作;
3.2.2.3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2.2.4依据事故发生程度、救援进展等情况对媒体、公众发布信息;
3.2.2.5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并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3.3各部门应视具体工作实际,成立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救援人员要熟练掌握救援专业知识,负责本区域内的事故应急救援。
3.3.1抢险救援组的职责
抢险救援工作由所在区域应急队员负责。
3.3.1.1救援人员在进入事故现场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保证急救设备、急救工具、通讯设备等处于良好状态;
3.3.1.2熟悉事故现场消防设施配置、工艺流程、平面布置;
3.3.1.3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救援时,首先要抢救受伤人员。再控制事故发生源,如控制不了,要及时向指挥人员提供事故现场信息;
3.3.1.4救援人员在控制事故发生源时,要灵活处理,如事故在不断扩大,要及时撤离以确保人身安全。
3.3.2医疗救护组职责
医疗救护工作由后勤基建部负责,并在厂内设置应急车辆,随时准备运送伤员。
3.3.2.1合理配备应急救护器材、药物,临时处置事故现场伤员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物资转移等工作接警后,督促所有员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从最近的安全门有秩序地撤离,如果时间许可,让员工同时关闭所有仪器或电器开关。员工疏散顺序是先现场员工,再楼员工,最后各部门负责人和保安承包商与访问客人的疏散由负责接待部门负责人指派专人护送至安全区域安全撤离后防止员工未经许可重事故现场
3.3.5.1根据重大事故危害类别、危害程度及现场指挥人员的意见设
定危险区;
3.3.5.2确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
3.3.5.3负责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和交通疏导;
3.3.5.4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防止趁乱偷盗等犯罪行为;
3.3.5.5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伤亡家属安抚工作。防止伤亡家属因情绪激动影响公司正常秩序。
3.4事故应急救援响应体系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部门应根据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立即按程序上报经理办,经理办接到事故报警后,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公司领导根据现场灾情需要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详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响应程序示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