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学物态变化部分复习.ppt

发布:2017-09-08约3.05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同一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不变; 液体沸腾吸热,但温度不变。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内能和热量 密度、比热和燃烧值的理解: 物理量 符号 定义式 单位 酒精 主要决定因素 密度 比热容 燃烧值 ρ c q kg/m3 J/(kg.℃) J/kg 0.8×103 2.4×103 物质的种类 3.0×107 内能和热量 (难点)应用比热容分析问题: (08。1模)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内能和热量 比热公式: (1)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Δt与Q 成正比; (2)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若吸收相同的热量,Δt与C 成反比; 内能和热量 39.一只保温瓶内装有2kg的水,温度从95℃降低到45℃,问保温瓶内的水放出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进排气门都关闭; (2)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内能和热量 热机: (3)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缸内气体对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能和热量 了解中考说明 熟悉中考试题 完善做题方法 掌握考试技巧 (知道讲什么?) (知道考什么?) (知道怎么教?) (知道怎么考?) 考 试 内 容 知识点 分 项 细 目 考试水平 了解 理解 热 现 象 温度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 2.摄氏温度 √ 熔化 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现象 √ 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 3.晶体的熔点 √ 4.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 汽化 和液化 1.蒸发现象 √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3.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 4.沸腾现象 √ 5.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 6.沸腾过程中吸热 √ 7.液化现象 √ 8.液化过程中放热 √ 升华 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现象 √ 2.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 2009中考说明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 基本技能: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会查熔点表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② ① ③ ④ ⑥ ⑤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物态变化: 冰 水 水蒸气 (固) (液) (气) 熔化 凝固 汽化 液化 升华 凝华 (露、雾) (霜) 建立物态变化模型: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湿衣服晾干 冰冻的衣服晾干 物态变化 玻璃窗上的水珠 物态变化 玻璃上的冰花 物态变化 树上形成的霜 物态变化 雪人变小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冬天,人在户外从嘴里呼出的“白气” 小水珠 水蒸气 水 液化 (物态变化练习)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2.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物态变化) A.升华 B.汽化 C.液化 D.熔化 ? 物态变化 1.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 影响蒸发因素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地膜覆盖农田 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物态变化实验复习 熔化图线和沸腾图线: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化图线和水的沸腾图线 1.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熔化实验)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 (2)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或“液”) 物态变化实验 2.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熔化实验)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