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机实验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控制电机实验
实验一 步进电动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和电机的工作情况。
2.步进电动机基本特性的测定。
二.预习要点
1.了解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和工作情况
2. 步进电动机有基本特性?怎样测定?
三.实验项目
1.单步运行状态
2.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
3.空载实跳频率的测定
4.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5.转子振荡状态的观察
6.定子绕组中电流和频率的关系
7.平均转速和脉冲频率的关系
8.矩频特性的测定及最大静力矩特性的测定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EL系列电机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MEL-B、MEL-14)
3.步机电机驱动电源(MEL-10)
4.步进电机M10
5.双踪示波器
6.直流电流表(MEL-06或含在主控制屏)
五.实验方法及步骤
1.驱动波形观察
a.合上控制电源船形开关,分别按下“连续”控制开关和“正转/反转”、“三拍/六拍”,“启动/停止”开关,使电机处于三拍正转连续运行状态。
b.用示波器观察电脉冲信号输出波形(CP波形),改变“调频”电位器旋钮,频率变化范围应不小于5HZ~1KHZ,可从频率计上读出此频率。
c.用示波器观察环形分配器输出的三相A、B、C波形之间的相序及其与CP脉冲波形之间的关系。
d.改变电机运行方式,使电机处于正转、六拍运行状态,重复C的实验。(注意,每次改变电机运行,均需先弹出“启动/停止”开关,再按下“复位”按钮,再重新起动。)
e.再次改变电机运行方式,使电机处于反转状态,重复C的实验。
2.步进电机特性的测定和动态观察。
按图6-1接线,注意接线不可接错,测功机和步进电机脱开,且接线时需断开控制电源。
a.单步运行状态
接通电源,按下述步骤操作:按下“单步”琴键开关,“复位”按钮,“清零”按钮,最后按下“单步”按钮。
每按一次“单步”按钮,步进电机将走一步距角,绕组相应的发光管发亮,不断按下“单步”按钮,电机转子也不断作步进运行,改变电机转向,电机作反向步进运动。
b.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
按下“置数”琴键开关,给拔码开关预置步数,分别按下“复位”、“清零”按钮(操作以上步骤须让电机处于停止状态),记录电机所处位置。
按下“启动/停止”开关,电机运转,观察并记录电机偏转角度,填入表6-1。
再重新预置步数,重复观察并记录电机偏转角度,填入表6-1,并利用公式计算电机偏转角度与实际值是否一致。
表6-1
序 号 预置步数 实际转子偏转角度 理论电机偏转角度 1 2 进行上述实验时,若电机处于失步状态,则数据无法读出,须调节“调频”电位器,寻找合适的电机运转速度,使电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空载突跳频率的测定
电机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按下“启动/停止”开关,调节“调频”电位器旋钮使频率逐渐提高。
弹出“启动/停止”开关,电机停转,再重新起动电机,观察电机能否运行正常,如正常,则继续提高频率,直至电机不失步启动的最高频率,则该频率为步进电机的空载突跳频率,记为 HZ。
d.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步进电机空载连续运转后,缓慢调节“调频”电位器旋钮,使电机转速升高,仔细观察电机是否不失步,如不失步,则继续缓慢提高频率,直至电机停转,则该频率为步进电机最高连续工作频率,记为为 HZ。
e.转子振荡状态的观察。
步进电机脉冲频率从最低开始逐步上升,观察电机的运行情况,有无出现电机声音异常或电机转子来回偏转,即出现步进电机的振荡状态。
f.定子绕组中电流和频率的关系。
电机在空载状态下连续运行,用示波器观察取样电阻R波形,即为控制绕组电流波形,改变频率,观察波形的变化。
在停机条件下,将测功机和步进电机同轴联接,起动步进电机,并调节MEL-13的“转矩设定”电位器,观察定子绕组电流波形。
g.平均转速和脉冲频率的关系
电机处于连续运行状态,改变“调频”旋钮,测量频率f(由频率计读出)与对应的转速n,则n=f(f),填入表6-2中。
表6-2
序 号 f(HZ) n(r/min) 1 2 3 4 5 h.矩频特性的测定。
电机处于连续空载运行状态,缓慢顺时针调节“转矩设定”旋钮,对电机逐渐增大负载,直至电机失步,读出此时的转矩值。
改变频率,重复上述过程得到一组与频率f对应的转矩T值,即为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T=f(f),记录于表6-3中。
表6-3
序 号 f(HZ) T(N.m) 1 2 3 4 5 i.静力矩特性T=f(I)
断开电源,将直流安培表(5A量程档)串入控制绕组回路中,将“单步”控制琴键开关和“三拍/六拍”开关按下,用起子将测功机堵住。
合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