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
研究背景:
1931年9月,关东军占领沈阳,中国东北进入沦陷时期。在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宗教状况和教化统治备受关注。宗教在东北地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虽然在东北沦陷时期受到了压制和干扰,但它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得到了诸多发展。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将探究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和教化统治,以期深刻了解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变革,加深对沦陷时期的理解和认识,为今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状况,包括宗教信仰、教派活动、宗教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考察。
2.宗教与教化的关系,探究教化政策和宗教实践之间的矛盾和融合,并对这一矛盾现象的影响展开探讨。
3.东北沦陷时期的教化统治,包括教化政策、口号、宣传等方面的考察。
4.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的文化遗产,包括宗教文化传承现状、对当代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谈调查、统计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深入调查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状况和教化统治,并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探究沦陷时期人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论文结构: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状况,包括宗教信仰、教派活动、宗教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考察。第三部分为宗教与教化的关系,探究教化政策和宗教实践之间的矛盾和融合,并对这一矛盾现象的影响展开探讨。第四部分为东北沦陷时期的教化统治,包括教化政策、口号、宣传等方面的考察。第五部分为结论,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新城.东北沦陷地区宗教与沦陷文化的关系[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66-74.
[2]王继毅.东北抗日根据地时期“宗教问题”探析[J].精神文明建设,2019(14):30-33.
[3]李汝华,张东华.当代东北民间信仰形态考述[C]//第三届中国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会议论文集.2019.
[4]蒋军荣.南满洲国时期的民族宗教政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3):77-84.
[5]张道元.民间宗教与抗日战争的紧密联系[J].海南社会科学,2017,29(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