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气及自动控制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8-12-30约1.46万字共1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5 电气安全回路 4.5 电气安全回路 电梯运行控制 14.2.1.1 正常运行控制 这种控制应借助于按钮或类似装置,如触摸控制、磁卡控制等。这些装置应置于盒中,以防止使用人员触及带电零件。 14.2.1.2 门开着情况下的平层和再平层控制 a)运行只限于开锁区域(见7.7.1): 1)应至少由一个开关防止轿厢在开锁区域外的所有运行。该开关装于门及锁紧电气安 全装置的桥接或旁接式电路中; 2)该开关应是满足14.1.2.2要求的一个安全触点或者其连接方式满足14.1.2.3对安全 电路的要求; 3)如果开关的动作是依靠一个不与轿厢直接机械连接的装置,例如绳、带或链,则连接件的断开或松弛,应通过一个符合14.1.2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的作用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4.6 电梯运行控制 4.6 电梯运行控制 电梯运行控制 14.2.1.1 正常运行控制 4)平层运行期间,只有在已给出停站信号之后才能使门电气安全装置不起作用。 b)平层速度不大于0.8m/s。对于手控层门的电梯,应检查: 1)对于由电源固有频率决定最高转速的电梯驱动主机,只用于低速运行的控制电路已 经通电; 2)对于其他电梯驱动主机,到达开锁区域的瞬时速度不大于0.8m/s。 c)再平层速度不大于0.3 m/s。应检查: 1)对于由电源固有频率决定最高转速的电梯驱动主机,只用于低速运行的控制电路已 经通电; 2)对于由静态换流器供电的电梯驱动主机,再平层速度不大于0.3 m/s。 【解读】门开着情况下的平层功能,俗称提前开门功能,通常用于乘客电梯,其目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提高运行效率。门开着情况下的再平层功能,通常用于载货电梯,其目的是为了补偿货物或搬运车辆进出轿厢造成曳引钢丝绳伸缩导致的轿厢少量升降,使轿厢地坎和层站地坎始终保持基本水平,方便货物或搬运车辆进出。 要使电梯能够在门开着情况下运行,就必须短接层门和轿门电气安全装置。这种短接只能在开锁区域内进行,一旦轿厢离开开锁区域,就必须将短接回路断开,以防止电梯在开锁区域外也能开门运行。 a)1)中讲的“应至少由一个开关防止轿厢在开锁区域外的所有运行”指的是开门运行,而不应该包括正常运行、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以及对接操作运行。 4.6 电梯运行控制 14.2.1.3 检修运行控制 为便于检修和维护,应在轿顶装一个易于接近的控制装置。该装置应由一个能满足14.1.2电气安全装置要求的开关(检修运行开关)操作。 该开关应是双稳态的,并应设有无意操作的防护。 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a)一经进入检修运行,应取消: 1)正常运行控制,包括任何自动门的操作; 2)紧急电动运行(14.2.1.4); 3)对接操作运行(14.2.1.5)。 4.6 电梯运行控制 4.6 电梯运行控制 14.2.1.3 检修运行控制(XU) 只有再一次操作检修开关,才能使电梯重新恢复正常运行。 如果取消上述运行的开关装置不是与检修开关机械组成一体的安全触点,则应采取措施,防止14.1.1.1列出的其中一种故障列在电路中时轿厢的一切误运行; b)轿厢运行应依靠持续揿压按钮,此按钮应有防止无意操作的保护,并应清楚地标明运行方向; c)控制装置也应包括一个符合14.2.2规定的停止装置; d)轿厢速度不应大于0.63 m/s; e)不应超过轿厢的正常的行程范围; f)电梯运行应仍依靠电气安全装置。 控制装置也可以与能防止无意操作的特殊开关结合,从轿顶上控制门机构。 【解读】本条款没有说明在轿顶检修操作之外,电梯其它位置能否设置检修操作,如果允许设置,则它与轿顶检修操作的逻辑关系应该怎样。我国的GB/T10058-1997中规定在机房、轿厢等处都可以设置检修操作,而轿顶检修操作应当优先于这些地方的检修操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轿顶优先”的来源。 EN81-1:1998/A2:2004则对此做了不同的规定: 如果需要在轿厢内、底坑或者平台上移动轿厢,则应当在相应位置上设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1)每台电梯只能设置1个附加检修装置;附加检修控制装置的型式要求与轿顶检修控制装置相同。 (2)如果一个检修控制装置被转换到“检修”,则通过持续按压该控制装置上的按钮能够移动轿厢;如果两个检修控制装置均被转换到“检修”位置,则从任何一个检修控制装置都不可能移动轿厢或者当同时按压两个检修控制装置上相同方向的按钮时能够移动轿厢。 4.6 电梯运行控制 14.2.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