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摘录 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拓展]思想、路线“三胞胎” 凡讲到现实决定“方针政策”“思想”“路线”的,都可用上 ①“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论角度 ②“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论角度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角度 习题演练 2009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1周年,31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其中论及: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锁国必然落后;国家虽小,兼容乃大;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使十几亿人民得到了实惠……如果变了,就会贻误国家的发展,丧失人心。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观点,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 答:①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非对抗性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②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 ③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习题演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参考答案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党中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小结: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精神的作用“三胞胎” 凡讲到“精神”作用如:“政治文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神七精神”“时代精神”“科学发展观”等有关的题都可考虑: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但: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习题演练 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从人造蜂蜜、变质猪油,到接连发生的“福寿螺”、“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事件,人们到了谈“食”色变的程度。也正鉴于这种状况,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十分强烈,代表委员们期望能通过《食品安全法》的制定,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 (1)材料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 (2)上述哲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答:(1)材料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哲理。 (2)①先有劣质食品问题令人触目惊心,才有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立法的呼声,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期望能给食品安全以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人造蜂蜜、变质猪油、“红心鸭蛋”,都是错误价值观导向的结果。 ③劣质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作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试题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是:“……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核心要点归纳为以下四个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