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及城市道路病害研究及防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及城市道路病害研究及防治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与城市道路开裂、沉降等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与城市道路 ; 开裂沉降 ; 分析防治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of crack, road and urban road settlement disease, and point out th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highways and urban roads; cracking settlement; analysis;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公路与城市由于具有机动、灵活、直达、迅速、适应性强、服务面广的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且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展扩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公路、城市道路、乡村公路的发展迅猛,路面的舒适、平坦已日益为人们所注重。但从目前的道路使用情况看,部分公路与城市道路存在着跳车、不均匀沉降、裂缝、坑洼等现象,直接影响到车辆通行速度和安全。这里仅对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作如下探讨。
1路面破坏的原因
1.1 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
1.1.1 路基填筑使用了不适宜的材料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规定,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被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和不能形成稳走填方的材料,不得用于路基填筑。如:沼泽土,泥炭、含有树根、杂草和易腐朽物质等材料;液限指数大于50%,塑限指数大于25%的材料;有机质含量大于3%的材料;压实含水量和最佳含水量之差大于2%的材料等等。
1.1.2 软基处理不当
在软土地段路基填筑前,应首先探明地基承载力,然后采取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和施工工艺。软基处理方案一般有:清淤回填土方、石方回填、粉喷桩、碎石桩、管桩、砂砾,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上工格栅或以上两种方案的组合等,但是在施工时,往往是由于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案或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时未认真按规定的方案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完善等;
1.1.3 路基土石方填筑方面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1)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每层填料松铺厚度控制,有时填料的松铺厚度达60~80cm,这样路基填方的密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低限值;(2)路基填筑的有效宽度和超宽填筑不够,有的部分在路基填筑完成时,才发现填筑宽度不够,为达到路基的有效宽度,施工单位往往没有按规范要求挖台阶分层填筑压实至路基要求的宽度,而是将一些松散的土倾倒在边坡上;用人工摊铺拍实;这样补上来的路基部分远未达到密实度的要求,造成路基滑坡、层层冲涮;(3)路基填筑每层的填料未用平地机或其它平整机械进行整平或整平效果不好,使低凹的地方达不到密实度要求且大量积水;(4)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成一定的横坡度;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畅通,从而使大量的积水渗入下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5)路基石方或土石混合料填筑时,石头块径过大,使填石路堤或填土石混合料路堤密实度达不到规范的要求。由于以上施工方面的原因,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走的影响,直到影响路面损坏。
1.1.4 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当路堤在斜坡上或填挖交界处,与相邻的道路连接部位等水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不小于1m,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并向内侧倾斜2%,且台阶上不能有积水,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这样,才能保证路堤的稳定和达到规定的密实度。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遇到以上情况,在路堤填筑时,根本未将施工地段应处理的部分处理到位,而留下质量隐患。
1.1.5 构造物台背的回填不符合要求
从目前已建成通车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来看,部分城市道路,设计时雨、污水设计在路面范围内,构造物周围回填不到位是通病,常常出现结构物附近沉陷或错台,主要原因是台背回填质量差。台背回填要求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子20 c m,密实度必须达到95%,回填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且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回填时,松铺厚度未严格控制;回填材料没有认真地选取;压实对仅用人工夯实,有时即使用小型机具进行压实,也只不过是形式,敷衍了事:台背口填尺寸未按规范要求开挖,使得回填材料无法压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现在台背回填中最易被人忽视的是,开挖出的台背,虽说台背回填时中部填筑合乎要求,但边缘为不透水性填料,没有进行更换,所以路面渗人的水积存在台背,这样时间一长便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造成台背沉陷,导致路面损坏。
1.2 路面施工方面的原因。
1.2.1 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不合要求
路面基层一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