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厦门市限购令.ppt

发布:2017-01-01约小于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国庆前后,厦门福州等城市相继出台了住宅限购令(厦门、福州细则),其中,福州的限购令更是号称“史上最严”。在此背景下,有网友称“限购令”是大中城市房价下跌的开端,并提议让这一地方性措施升为“国策”。但也有网友担忧这种强势压制房价的铁腕未必奏效,反而可能加重楼市“病情”。 其实,“限购令”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背离了市场经济守则。这种行政干预作用于市场调控,实则是调控错了靶子。虚高房价的罪魁祸首,一是土地财政,二是高税负,三是缺乏政府公租房,四是开发商的囤积与炒作,而不在消费者身上。可见,“限购令”并没有切中虚高房价的“七寸”,如何能心想事成?相反,把政策当作“万能药”,即使有效,难道能吃药一辈子吗? 思考: 1、请用经济学原理绘图说明限购令对房价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请分析限购令的效果怎样? *   在福州限购令出台之后,就有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限购令对市场影响较大,福州二手房交易量或降六成。但是,临时性压制是否会抑制房价,一旦限购令解除,市场成交量会不会报复性反弹,还须进一步观察。   限购令出台后,有房地产评论人表示,本轮限购令的执行已经按下了高房价的疯狂的头颅,逼迫房价进入下降通道。但也有人称,强压房价是加重楼市“病情”,理由是:楼市“限购令”同样容易让人产生住房稀缺的焦虑感,不排除一些准买家会采取假离婚、出具假证明等形式加入购房行列。政府能调控的,只是名义价格与数量,实际的均衡价格与数量,一定是由供求竞争决定的。实际上,在限购令出台之后,不仅房产商抢地愈加疯狂,就连手中资本更少的炒房者都是不紧不慢,甚至有炒房者认为楼市是“越调越涨”。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