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理论课:运动损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运动性昏厥 原因和症象: 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为运动性昏厥。它是由于练习者从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表现为全身无力、头昏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昏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处置方法: 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穴位。如有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轻度休克者,应由同伴搀扶慢慢走一段时间,帮助进行呼吸。 预防措施: 平时要经常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长时间下蹲后不要突然起立;不要带病参加剧烈运动;疾跑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不要在饥饿情况下参加剧烈运动。 八. 肌肉痉挛 原因和症象: 在体育锻炼时,肌肉受到寒冷的强烈刺激时,可能会发生肌肉痉挛。常在游泳或冬季户外锻炼时发生;有的因准备活动不够,或肌肉猛力收缩,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时,均可发生肌肉痉挛;也有的因情绪过分紧张所致。肌肉紧张时,肌肉突然变得坚硬、疼痛难忍,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处置方法: 对痉挛部位的肌肉做牵引。例如腓肠肌痉挛时,即伸直膝关节并配合按摩、揉捏、叩打,以及点压委中、涌泉穴等,以促使痉挛缓解和消失。 预防措施: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事先应作适当按摩;夏季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要注意补充盐分,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游泳时在水中不要停留过长时间;疲劳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九、极点 原因和症象: 在剧烈运动初期时,由于人体的内脏器官不能适应人体运动能力的需要,而出现人体生理上不适应现象的发生,称为“极点”。其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胸部发闷、下肢沉重、动作失调甚至有呕心头晕的现象。 处置方法: 适当减慢运动速度,并注意加深呼吸;加强意志品质能力的培养;出现极点时用舌抵上齿龈。 预防措施: 加强身体锻炼,在体育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准备活动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做超越自己平时锻炼的活动强度。 十、运动中暑 原因和症象: 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体育锻炼,由于通风不良,头部缺乏保护,被烈日直接照射的情况下,比较容易中暑。其表现为头晕、头疼、呕吐现象,随着体温的升高,皮肤灼热干燥,严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虚脱、抽筋、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处理方法: 将患者扶送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同时采取降温消暑手段,如解开衣领、额部冷敷作头部降温,喝一些清凉饮料、十滴水,并补充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生理盐水等。 预防措施: 在高温炎热季节锻炼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锻炼时间;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锻炼;夏天在室外锻炼时,应戴白色凉冒,穿宽敞薄衣;在室内锻炼时,应保持良好通风并备有低糖含盐的饮料 十一、撕裂伤 十二、挫伤 十三、肌肉拉伤 十四、肩关节扭伤 十五、踝关节扭伤 十六、关节脱位 十七、急性腰扭伤 十八、脑震荡 原因和症状 当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使大脑管理平衡的感受器机能失调,直至引起意识和机能的一时性障碍。在体育锻炼时,两人头部相撞,或撞击硬物,或从高处跌下时头部撞地,都可造成脑震荡。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脉搏徐缓,肌肉松弛,瞳孔稍大但能对称;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清醒后,患者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感;平时情绪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耳鸣、心悸、多汗、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处置方法 立即让患者平卧,头部冷敷;若有昏迷,即指压人中、内关、合谷穴;若呼吸发生障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上述处理后,出现反复昏迷或耳鼻出血,两瞳孔放大,又不对称时,表明病情严重,应立即护送医院治疗。在运送途中,要让患者平卧,头部固定,避免颠簸。一般说脑震荡都可自愈,无须住院治疗,但要注意休息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保持情绪安定,减少脑力劳动。在恢复期内,可定期做脑震荡痊愈平衡试验,以检查病况进展。如通过闭目、单腿站立、两臂平举,若能保持平衡,表明脑震荡已基本治愈。这时可参加体育锻炼,但要避免滚翻和旋转性动作。 十九、癫痫 二十、溺水 原因和症状 人落水后,由于水、泥沙等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吸入水量2ml/kg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重者,如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落水时间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1)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