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工程施工过程控制.doc

发布:2017-03-01约3.4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道路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摘要:在正式拌制沥青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好油面工程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和机械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熟练试验人员、技术人员,然后提交申请铺筑试验段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粗、细集料和沥青各项指标,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铺筑面层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和数量、人员配备、试验段的位置,通过试验段所解决的问题等材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关键词:材料准备 配合比设计 试验段 混合料的运输 摊铺   绿草山至大柴旦A标采用了厂拌法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艺。其路面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面层分:上面层与下面层。其材料有沥青、粗细集料等。基层为5%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为3%水泥稳定砂砾。   (一) 材料准备   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粗集料:路面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质量应符合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有关要求。   细集料:路面细集料洁净、干燥、表面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有关质量要求。   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是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有关质量要求。   沥青:使用的沥青材料为道路石油沥青。道路沥青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有关质量要求及设计文件要求。沥青必须按品种、标号分开存放;在储存、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有完好的防水措施;承包人应于施工开始前28d将拟用的沥青样品及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进场的每批沥青都应取样试验,取样和试验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052-2000)。   (二)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对路面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将配合比设计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三步骤完成。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符合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的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施工28d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拟用的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结合料用量及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动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渗水系数等各项技术指标并作出书面详细说明。在沥青混合料未被批准之前,不得进行下一步工序。   (三)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试验段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为保证施工质量及提供各项相应施工数据应先铺试验段,进行技术分析。   在正式拌制沥青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好油面工程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和机械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熟练试验人员、技术人员,然后提交申请铺筑试验段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粗、细集料和沥青各项指标,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铺筑面层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规格和数量、人员配备、试验段的位置,通过试验段所解决的问题等材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试验段的长度为100~200m,并要求在拌和场进行沥青含量和集料筛分试验,并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d后取样进行压实度、厚度的检验,试验段路面完成后,应写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全面施工。   (四) 沥青混合料拌制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其加热温度控制在:110#A级石油沥青150℃-160℃;   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110#A级石油沥青145℃-155℃;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超过185℃时,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混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