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订立合同学问大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001].docx
3.1订立合同学问大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3.1订立合同学问大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3.授课时间: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2.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进行道德判断。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公民应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
4.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在法律问题上的协商和解决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的学生群体,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和道德观念。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定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法律与生活实际关系的深入理解。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有所提升,但在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仍有待加强。
学生的素质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责任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但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可能存在道德判断的模糊性。此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解决法律问题时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一能力在部分学生中尚需培养。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在课堂参与度和主动提问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惰性。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能导致学生在理解法律知识时缺乏深度,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针对以上学情,本节课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二教材,以便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法律案例、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课堂内容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程知识点、互动环节和总结反思的PPT课件,辅助教学过程。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能够自由交流,同时准备实验操作台,用于模拟法律情境的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3.1订立合同学问大》这一课。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合同法的相关内容。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合同在社会生活中如此重要?
(学生)合同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交易的公平和顺利进行。
(教师)很好,合同确实在维护交易公平、保障双方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合同的订立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法律问题。
二、新课讲授
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教师)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合同的概念。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合同的特征。
(学生)合同具有合法性、平等性、自愿性、明确性和一致性。
(教师)很好,合同的特征包括合法性、平等性、自愿性、明确性和一致性。这些都是合同订立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2.合同订立的条件
(教师)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合同订立的条件。合同订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学生)明白了,合同订立需要满足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条件。
3.合同订立的方式
(教师)合同订立的方式主要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指以文字为载体,明确记载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口头形式是指当事人之间以口头方式达成的协议;其他形式是指以电报、电传、传真等电子形式订立的合同。
(学生)了解了,合同订立的方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4.合同订立的过程
(教师)合同订立的过程主要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承诺是指受约方对要约的接受。
(学生)明白了,合同订立的过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5.合同订立中的法律问题
(教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如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影响合同的效力。
(学生)了解了,合同订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法律问题,如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
三、课堂活动
1.案例分析
(教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个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案例。假设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但甲方在签订合同时隐瞒了房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