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员培训(下)--创伤救护.pptx
救护员培训(下)--创伤救护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创伤救护概述
2.出血控制
3.骨折与关节损伤
4.烧伤与烫伤
5.中毒与药物过量
6.心肺复苏(CPR)
7.特殊环境下的创伤救护
8.创伤救护的心理支持
01创伤救护概述
创伤救护的基本原则评估优先级在创伤救护中,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状况,如心跳骤停、严重出血等。评估时需遵循ABC原则,即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irculation(循环)。现场安全救护员在救护过程中需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自身及患者受到二次伤害。在灾难现场,要评估地震、火灾、有毒气体等潜在风险,并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患者沟通与患者保持沟通,了解伤情并给予安慰,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救护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对于无法表达的患者,通过观察其生理反应来评估伤情。
创伤救护的紧急评估快速评估创伤救护的紧急评估需在1分钟内完成,包括检查意识状态、呼吸、出血情况等。评估时注意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等,以判断伤情严重程度。ABC原则紧急评估遵循ABC原则,即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irculation(循环)。首先检查气道是否通畅,然后评估呼吸是否正常,最后检查循环状况,包括脉搏和血压。伤情分类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将伤者分为红、黄、绿、黑四个等级。红色伤者需立即进行抢救,黄色伤者需尽快救治,绿色伤者伤情稳定,黑色伤者伤势严重,生命体征不平稳。
创伤救护的现场处理止血处理对于出血伤口,应立即进行止血。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压迫止血、加压包扎、使用止血带等。压迫止血时,应在伤口处施加持续的压力,直至出血停止。伤口处理对开放性伤口,应迅速清除伤口内的污物和异物,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避免感染。若伤口较大,可能需要缝合,以促进伤口愈合。骨折固定骨折患者需进行固定,以防止骨折部位移位。固定方法包括使用夹板、绷带等。固定时,要确保骨折部位保持正确的位置,并避免压迫到神经和血管。
02出血控制
出血的类型与处理方法动脉出血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呈喷射状,危险性高。需迅速使用止血带或手指压迫近端动脉主干进行止血。若无法立即止血,应紧急呼叫救护车。静脉出血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缓慢,压力较低。可采用指压法或加压包扎进行止血。同时,抬高受伤肢体,减少血液回流,有助于控制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渗出状,颜色粉红。一般可通过清洁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并适当加压包扎来处理。无需特殊处理,但需防止感染。
止血带的使用与注意事项正确位置止血带应置于伤口的近端,距离伤口至少5-10厘米。对于上肢,止血带位置在上臂中段;对于下肢,位置在大腿中段。松紧适度止血带应绑扎得足够紧,以阻止血液流动,但不应过紧以免损伤神经和血管。通常需要能够插入两根手指的空间。标记时间使用止血带后,应在止血带附近或伤者身上标记绑扎时间,以便医护人员及时松解止血带。一般每隔1小时放松5-10分钟,以避免长时间压迫造成组织损伤。
压迫止血法指压止血指压止血是利用手指压迫伤口近端的主要血管,以阻断血流。适用于动脉出血,如手臂或腿部受伤。需持续压迫至少10分钟,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加压包扎加压包扎是使用干净的布料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并施加压力以减少出血。适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包扎时,应确保包扎材料覆盖整个伤口,并适当加压。抬高肢体抬高受伤肢体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从而降低出血量。适用于静脉出血。同时,避免过度扭曲肢体,以免加重伤情。
03骨折与关节损伤
骨折的识别与处理骨折识别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若发现伤者出现这些症状,应怀疑骨折。触摸伤处时,若感到骨端异常活动或有骨擦音,则可确诊为骨折。现场处理现场处理骨折时,应避免移动伤者,以防加重伤情。若骨折部位外露,不要将骨折端推回伤口内。使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固定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方法固定骨折时,应确保夹板与皮肤之间有衬垫,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损伤。夹板两端应超出骨折部位,以防止骨折端移动。固定后,应检查伤者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确保没有压迫到血管和神经。
关节损伤的现场处理初步评估关节损伤现场处理首先评估伤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若关节肿胀明显,应避免强行活动关节,以防加重损伤。对于昏迷或意识不清的伤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关节对于疑似关节损伤的伤者,应立即用绷带或夹板固定受伤关节,以限制关节活动,减少疼痛和肿胀。固定时,应确保固定范围包括受伤关节的上一个和下一个关节。紧急转运在固定关节后,应尽快将伤者安全转运至医院。转运过程中,保持伤者平稳,避免剧烈颠簸。如有可能,使用担架或硬质板将伤者固定在担架上,确保安全。
固定技巧夹板选择选择合适的夹板长度,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