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7-12-01约2.5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设计工程名称 通达公司新建厂房项目部 施工部位 通达公司新建厂房工务车间 技术交底内容: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编号: TDGS-XJCF- 2013 年 11月 15日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通达公司新建厂房项目部共有138根钻孔灌注桩,其中工务车间76根,组装车间62根,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本厂房灌注桩采反循环钻机钻进,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本次钻进的桩基轴号12-D轴,型号ZJ-I,桩基1m,桩长11m,入持力层2m。对应岩土工程勘察报告BK-3地质情况由上到下分别为,杂填土(2.7m))))Φ1m,桩长不小于11m,通长纵筋配置14根HRB400Φ16,螺旋箍筋配置HPB300Φ8@250,螺旋箍加密长度3m,加劲箍筋配置HRB400Φ12@2000. 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泥浆池的制作 1.泥浆池或沉淀池每墩或数墩设置一处,利工或机械挖坑,并于护筒口处开挖已冲搅成泥浆时,即可进行钻孔。多余的泥浆用管子导入钻孔外泥浆池贮存,以便随时补充孔内泥浆。 2.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 3.旱地、筑岛处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水域护筒设置,应严格注意平面位置,竖向倾斜和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均需符合上述要求,沉入时可采用压重、振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的方法。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2m。当钻孔内有水压时,应高于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 以上。当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应高于施工水位1.5~2.0m,并应采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 4.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为2~4m,特殊情况应加以保证钻孔和灌注砼的顺利进行。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 四.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 1.钻机就位后,要将钻头的钻尖准确对准孔位中心。具体做法是在护筒的刻痕处,用小线连成十字,钻头中心对准小线十字交叉点。 2.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开孔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采用反循环钻孔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的80%。 4.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空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五.钢筋笼制作安装与水下混凝土灌注 1.钢筋笼严格按照设计图制作,采用汽车吊分节吊装,焊接牢固,应保证在吊运过程中钢筋笼不发生变形,预埋的检测管随钢筋笼一次就位,钢筋笼就位后应予以固定,避免灌注砼时,钢筋笼上浮。 施工方法: ⑴钢筋笼加工采用现场加工,分节制作,按设计图纸的规定来制作相应的加强筋,然后按规定的根数布置主筋与加强筋,排列好后将主筋按规定的间距焊接在加强筋上,再按设计规定的间距焊接箍筋。 ⑵成孔清孔验收合格后,利用25t~30t8mm),使用安全可靠。 (5)在灌注砼时,每根桩均按规定制作砼试块,并妥善养护,强度测试后,填写试验报告表。有关砼灌注情况,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指定专人进行记录,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桩的荷载试验应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编制施工设计及工艺,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6)砼浇注时,砼的温度不应低于5℃,当气温低于0℃时,灌注砼应取保温措施。 具体步骤: ⑴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和,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 ⑵导管吊装前先试拼,并进行水密性试验。接口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同时检查拼装后的垂直情况与密封性,根据桩孔的深度,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吊装时导管应位于桩孔中央,并在灌筑前进行升降实验。 ⑶首批混凝土用剪球法泄放。在漏斗下口设置砂袋或混凝土小球(柱),当漏斗内储足首批灌筑的混凝土量后剪断砂袋或球体的铁丝,使混凝土猝然落下,迅速落在孔底并把导管裹住,保证首批初灌混凝土将导管埋深不小于1m。 ⑷灌筑应连续进行,一气呵成。边灌筑混凝土边提升导管和边拆除上一节导管,使混凝土经常处于流动状态,提升速度不能过快,提升后导管的埋深不小于2米。 ⑸灌筑到桩身上部5米以内时,可以不提升导管,待灌筑至规定标高才一次提出导管,拔管时注意提拔及反插,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度。 ⑹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上加灌0.5~1.0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