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石油化工公司--实习报告.doc

发布:2015-09-12约3.2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 通过本次实习,让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让我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更好的提高实践能力。 2 通过本次实习,让我学习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处事办事能力,从很多方面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3 本次实习丰富了我的学习过程,让我更早的接触社会,为毕业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实习时间: 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 三、实习单位: 山东海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实习主要内容: 我厂装置为液化气芳构化装置,主要是用液化气生产汽油。 1、装置任务 ① 液化气芳构化装置的目的是将来自界区的C4组分原料在DLP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芳构化反应转化为含有苯、甲苯及二甲苯的混合芳烃,同时生成含有H2、CH4及C2~C5 馏分的气相。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最终产出符合标准的轻芳烃及重芳烃,同时副产低烯烃的液化气及少量的干气。 ② C4液化气等低碳烃在芳构化催化剂中进行芳构化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以烷烃为例一般要经过脱氢、齐聚、环化及芳构化等过程最终才能生成芳烃,而烯烃的转化则没有脱氢的过程,烷烃脱氢的过程为吸热过程,而齐聚、环化及芳构化过程为放热过程,所以烷烃的芳构化生成芳烃的能耗要比烯烃的芳构化过程要高。 液化石油气等轻烃的芳构化机理十分复杂。一般认为,轻烃在分子筛的酸中心上芳构化反应时经历下列步骤:a)通过在酸中心上发生化学吸附生成正碳离子得到活化;b)正碳离子进一步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这些小烯烃是芳烃分子的建筑单元。该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小烯烃分子在B酸中心上低聚(二聚、三聚)生成C6~C8烯烃,后者再通过异构化和环化生成芳烃前体(带6元环的前体)。该步反应属于强放热反应;d)芳烃前体在L酸中心上通过脱氢生成苯、甲苯和C8等芳烃。这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在上述反应中,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的步骤最为关键他决定了芳构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C3~C8之间的轻烃分子都可以在催化剂的酸中心上通过脱氢和裂解生成乙烯、丙烯、丁烯和戊烯。当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度相同时,从不同碳数的轻烃原料出发都可以得到苯、甲苯和C8等芳烃产物,并且原料对芳烃产物的分布影响不大。但是,若两种芳构化原料的碳数不同、结构不同和碳-碳键饱和程度不同,则其芳构化的活性、热效应和芳烃产率会有一定差别。一般来说,碳数越小的原料在酸中心上生成正碳离子越困难,其芳构化活性越低;在同碳数下,烯烃比烷烃更容易生成正碳离子,因而其活性较高;另外,异构烷烃因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叔正碳离子,因此其芳构化活性高于正构烷烃。当用烯烃含量较低的C4液化气制芳烃时,由于原料中烷烃含量高,活化时需要发生更多的裂解和脱氢反应,因此,虽然此后的烯烃低聚、环化反应为强放热,但整个芳构化反应会表现为净吸热。另一方面,当用烯烃含量较高的原料,如裂解抽余碳四或裂解碳五为原料生产芳烃时,由于这些烯烃可以直接通过吸附变成正碳离子,进而发生低聚、环化反应生成芳烃前体,减少了裂解或脱氢反应生成正碳离子环节,所以整个芳构化反应会表现为净放热反应。 2、原料及产品规格 ①碳四液化气 本工艺使用的原料为MTBE生产装置的剩余碳四液化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压力球罐储存。该碳四液化气为液相,流量为15万吨/年,其成分组成如下: 组 分 正丁烷 异丁烷 正丁烯 异丁烯 顺丁烯 反丁烯 碳五 其他 合计 组分wt﹪ 16.977 26.101 16.620 0.099 17.932 19.69 1.213 1.361 100 ②、催化剂(DLP-2) 催化剂主要指标 项目 形状 强度 堆密度 表面积 孔容 单位 ㎜ N∕㎜ G∕ml m2∕g Ml∕g 指标要求 ¢1.6~1.8t条形 >15.0 0.60-0.70 280~310 0.270~0.30 3、产品方案及目标产品指标 主产品:轻芳烃,车用液化气; 副产品:甲醇、重芳烃; 副产物:干气。 轻芳烃产品 轻芳烃产品产量为75000t∕a,储存于内浮顶罐中,储存周期为42天。 序号 项目 液态烃指标(平均值) 1 产量,10000t∕a 7.5 2 密度,g/c㎡ 0.70-0.75 3 辛烷值,ROM 93-98 4 馏程,℃ 5 出馏点 40 6 10﹪ 94 7 50﹪ 132 8 90﹪ 183 9 干点 206 10 总硫含量ppm 11 11 N,mg∕㎏ 8 12 铜片腐蚀 通过 13 博士实验 通过 14 苯含量,wt﹪ 0.6-1.0 15 芳烃总含量,wt﹪ 10-40 ②车用液化气产品规格 达到国家民用液化气标准。 产量为70500 t∕a,储存于球罐中,储存周期为4天。 ③甲醇和重芳烃 甲醇,年产量为1350吨,储存于内浮顶罐中,储存周期35天;重芳烃产量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