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南通一中2013-2014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附解析.doc

发布:2017-03-25约3.4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个溜冰运动员在比赛中以半径为R做圆周运动,转了3圈回到原位置,则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位移大小的最大值和路程分别是 A.、2R B. 2R、2πR  C.0、6πR D. 2R、6πR 2.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D.伽利略 3.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最初3s内的位移为45m,则它在第4s内的位移为 A.35m B.63m C.15m D.80m 4.如图所示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第12s为第Ⅰ段,第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Ⅰ段与第Ⅲ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Ⅰ段的加速度大于第Ⅲ段的加速度 C.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5.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6.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下落L时,速度为,当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达到时,它下落的距离是 A. B. C. D. 7.以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方法”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发现问题: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B.提出假设: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 C.实验验证:在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物体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 D.合理外推: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9.弹簧原长为10 cm,当挂上一个50 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2 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时,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正确的是(取g=10m/s2) A.弹簧长度变为24 cm B.弹簧劲度系数为25N/m C.弹簧伸长了4 cm D.弹簧伸长了2 c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1.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 C.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 D.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短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远程力 1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加速度 B.0~ta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tb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13.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D.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三、本题3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对应题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