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xx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8-12约1.89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广东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第1章 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编制依据 1.1.1 依据“××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新区同富裕第二期安居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样及说明。 1.1.2 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有关施工规定。 1.1.3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分析。 1.1.4 本公司多年来相关施工管理经验和本公司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及三个标准体系相关文件。 1.1.5 本方案主要依据以下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JG 09-2007)(深圳市标准) 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1999)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9.《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S 22-2005)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46-2005)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1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2001) 1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1990) 1.2 编制说明 1.2.1 本工程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有关施工规定施行;依据“××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新区同富裕第二期安居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样及说明要求进行编制。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基坑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组成。 1.2.2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1.2.3 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得到了我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公司专门成立该工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施工组,采用“对比优化、博采众长”的编制思路,以使本方案重点突出,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2.4 本工程施工方案包括钻孔桩、搅拌桩、预应力锚索、土钉、喷射混凝土,基坑土方开挖等基坑支护工程。 第2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新区第二期安居工程场地位于××市××新区,场地南端××路与××新区医院相望,东侧为安居工程一期。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46万m2。拟建建筑为:5幢27层的高层住宅,高度约为80m;4幢12层的小高层住宅,高度约为36m;1幢3层的幼儿园和1幢3层的邻里中心,高度均为10m。其中高层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地下室2层;小高层住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局部设半层地下室。工程桩拟采用钻孔桩和静压式预应力管桩。 场地±0.00m=39.00 m,计划场地平整后标高为33.5~36.0m,基坑支护自平整后标高进行。2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暂定为6.6m~9.1m。 本次施工内容为:深基坑土方开挖与边坡支护工程。该工程由××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地下室二区底面积11310m2。 2.2 场地周边条件 本工程拟建建筑物地下室外墙线与红线距离9.0~15.0m不等。 2.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根据××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深圳市××第二期安居工程场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9年3月)报告资料。该报告显示,场地典型土层分布从上至下为:素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粉砂、粉质黏土、含砾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全风化混合岩和强风化花岗岩。 2.3.1 与基坑支护有关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①1杂填土: 以灰色为主并夹杂有其他颜色,松散状态。主要由含砂砾黏性土组成,夹杂建筑垃圾混凝土块、砖块及生活垃圾等。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层厚为0.60~3.00m,平均值为1.97m。 ①2素填土:灰、褐、褐黄色,以松散状态为主,局部稍密。主要由扰动的含砂砾黏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该土层为新近堆填,层厚为0.80~7.20m,平均为3.62m。 2.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 ②1粉质黏土:灰、褐黄、褐色,可塑状态,不均匀含少量砂。层厚为2.00~3.50m,平均为2.66m。层顶标高为28.00~34.15m ②2淤泥质黏土:灰黑、深灰色,软~可塑状态,局部呈流塑状态,含少量未腐烂植物根茎和有机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