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梓桐坝-高边坡支护可行性评估报告.doc

发布:2017-01-17约3.1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麻柳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高边坡工程 高边坡专项方案设计可行性 评估报告 2011年 月 日 麻柳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高边坡工程 评估报告 总 裁: (高级工程师) 审 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注册岩土工程师) 主要评估人: (注册岩土工程师) 复 审 人: (高级工程师) 2011年 月 日 麻柳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高边坡工程 高边坡专项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为麻柳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本项目位于巴南区麻柳镇南涪路旁,是重庆麻柳沿江开发区的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1533410平方米,场内挖方约760万方(部分挖方边坡高度在8m--38m)、填方约870万方,其中A1、A4地块边坡属岩质挖方超限边坡,切坡分布于A1地块南东侧和A4地块东侧,边坡高度最高约38m。 评估范围及内容 本次评估范围及内容为重庆麻柳沿江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麻柳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高边坡方案文件》设计所涉及的A1、A4地块高边坡。 评估依据 1、《麻柳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高边坡方案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1年7月。 2、《梓桐坝场地整治项目——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年7月。未提供? 3、重庆麻柳沿江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梓桐坝土地整治一期工程高边坡方案专家评估审查意见,2011.7.12 4、国家相关的现行规范及标准。 5、其余相关资料。 方案设计概述 提供的高边坡方案设计具体如下: 4.1 A1地块A-B段边坡 位于A1地块南东侧,该边坡长约272.3m,坡向216°为主,边坡最大高度19.5m,边坡上覆厚约0~1.9m的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岩质边坡为主。据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为切向坡,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土强度控制,但岩体裂隙较发育,分阶放坡后可能在局部发生掉块现象。岩体类型为III类,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取为60°,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0.75放坡结合锚喷支护措施处理。 4.2 A1地块B-C段边坡 位于A1地块南东侧,该边坡长约258.3m ,坡向280°为主,边坡最大高度26m,边坡上覆厚约04~6.5m的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以泥岩为主,局部砂岩。由于岩土界面倾角较大,上覆土体可能沿岩土界面发生滑动破坏,据设计的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沿岩土界面发生滑动的稳定性系数为1.3。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岩体类型为IV类,岩体破裂角取51°,等效内摩擦角取为60°,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0.75放坡(设计建议在施工中沿岩层层面放坡)结合锚喷支护措施处理。 4.3 A4地块A-B段边坡 位于A4地块东侧,该边坡长约90.8m,坡向16°为主,边坡最大高度26m,边坡上覆厚约0.4~6.5m的人工填土和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以泥岩为主,局部砂岩。据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分析结果表明,裂隙J3、为主控外倾结构面。岩体类型为III类,岩体破裂角取51°,等效内摩擦角取为60°,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0.75放坡(建议在施工中沿外倾结构面放坡)结合锚喷支护措施处理。 4.4 A4地块B-C-D段边坡 位于A4地块东侧,该边坡长约53m,坡向325°为主,边坡最大高度26m,边坡上覆厚约0~1m的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岩质边坡为主。据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分析结果表明,裂隙J1、J3的组合交线倾伏方向与边坡坡向一致,为不利组合。岩体类型为III类,岩体破裂角取61°,等效内摩擦角取为60°,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0.75放坡后采用锚杆支护措施处理。 4.5 A4地块D-E段边坡 位于A4地块东侧,该边坡长约86.8m,坡向276°为主,边坡最大高度20.6m,边坡上覆厚约0~2m的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岩质边坡为主。据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分析结果表明,边坡为顺向坡,且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岩体类型为III类,岩体破裂角取53°,等效内摩擦角取为60°,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0.75放坡(设计建议在施工中沿岩层层面放坡)结合锚喷支护措施处理。 4.6 A4地块E-F段边坡 位于A4地块东侧,该边坡长约91.7m,坡向286°为主,边坡最大高度26m,边坡上覆厚约0~1.1m的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岩质边坡为主。据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分析结果表明,边坡为顺向坡,且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岩体类型为III类,岩体破裂角取53°,等效内摩擦角取为60°,边坡设计方案为按1:0.75放坡(设计建议在施工中沿岩层层面放坡)结合锚喷支护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