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施工安全法律法规
什么是安全生产法规
法规 (法律规范)——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 强制力
保证其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
安全生产法规 —— 是指国家关于改善劳动条件,实 现安全
生产,为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
规范性文件的总合。
即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规则,具有
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是必须执行的法律规范。
安全法规的作用:
1、安全法规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 政策的有效保障。
2、安全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
3、安全法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
企业负责
法定代表人、企业经理——
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项目经理——
是本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是企业开展安全达标活
动的具体执行人,对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责.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
因为企业是生产的主体,安全生产的重心在企业。
所以企业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认真执行国家、行业和地
方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
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控制施工伤亡事故发生。
落实对总包、分包和专业、劳务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行业管理
• (建设部、建设厅、建设局)
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行业管理部
门履行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加强
行业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大行业管理的执法监督检查
力度,组织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总结交流经验,预防施
工伤亡事故发生。
国家监察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监察是指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行使
国家监察职权,即对国务院各部门行使协调、监督检查职能。
群众监督
(包括企业职工,广大群众)
开展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提倡和鼓励广大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律
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
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
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
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
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司
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就业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114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
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情节特恶劣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
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
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建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
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
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 国家规定的标准。新
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五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
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
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