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接触网上部施工技术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完美WORD格式整理
PAGE
专业资料分享
一、接触网上绝缘子选用原则:
1.接触网腕臂采用硅橡胶绝缘子,爬距不小于1600mm。
2.腕臂按实际测量的支柱限界(包括关节和分相处)计算腕臂长度。
3.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定位管端部余长保留300 mm,在调整到位后多余部分应截去。
4.腕臂上承力索座与套管双耳的间距为300 mm,上下底座间距1800mm。5540,7340 保南5990,7790
5.各种零件的力矩值参见下表所示。(所有紧固件有力矩要求时必须按力矩要求使用力矩扳手紧固。)
序号
标准代号
名称
螺栓直径
(mm)
螺栓紧固力矩
(N.m)
1
TB/T2075.3C-09
定位线夹
M10
25
2
TB/T2075.4G-10
长支持器
M12
44
3
TB/T2075.3D(G60)-09
定位环
M12
44
4
TB/T2075.3D(G48)-09
定位环
M12
44
5
TB/T2075.4E(G48)-09
长定位环
M12
44
6
TB/T2075.C(G60)-09
套管双耳
M12
44
7
TB/T2075.20A-2010
杵座鞍子
U螺栓M10
25
8
TB/T2075.4Ⅰ-10
定位环线夹
M12
44
9
TB/T2075.18A-10
横承力索线夹
U螺栓M12
44
10
TB/T2075.18B-10
双横承力索线夹
U螺栓M12
44
11
TB/T2075.16D-10
钩螺栓
M20
80
12
JL51(HC60)
承锚角钢
M22
98
13
JL51(HX60)
线锚角钢
M22
98
14
TB/T2075.2-09
底座槽钢
M16
59
15
TB/T2075.16C-10
软横跨固定角钢
M16
70
16
可调式整体吊弦
M10
25
17
承力索座
12/16
44/60
6.腕臂安装完毕后应保证腕臂水平,允许抬头0~50 mm,不允许低头。
7.京广线接触悬挂为简单直链型悬挂,承力索在接触线的上方,接触线悬挂高度一般为6000 mm, 个别站区为6450mm,以施工平面图为准。
8.腕臂预配时,各部件应处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定位环的豁口朝向受力的反方向安装;腕臂不得弯曲,水平腕臂棒式绝缘子的外铁帽压板必须使用凸头型,凸头必须嵌入腕臂的防滑孔内。
9.腕臂预配与安装时,各水平穿向螺栓方向应一致,统一穿向来车方向。底座固定螺栓由主角钢穿向副角钢,垂直方向为由上往下穿。
10.上、下行地段支柱横线路方向在同一断面时,一般不允许两支柱同时采用反定位。一般情况下,上、下行带电体之间绝缘距离为2米,困难情况下不小于1.6m
11.硅橡胶棒式绝缘子若有排水孔时 ,其排水孔朝下安装。
12.各螺栓销、开口销应安装牢固,开口销掰开角度大于60°。
13.腕臂底座孔外安装上下底座依支柱类型选用,绝缘关节、分相处为1600 mm外,其余均为1400 mm,三腕臂底座中心孔距分别为600 mm。
二、支持结构安装
1.腕臂设腕臂支撑,两端用支撑管卡子固定;安装后的支撑管卡子与斜腕臂上定位环间距150mm,距平腕臂绝缘子接口50mm。腕臂支撑一般情况下按照60°~70°安装,现场可以调节支撑管卡子与棒式绝缘子、定位环的距离来实现,一般情况下调整量不大于100mm,在斜腕臂上安装时,一般位于定位环下方,采用直线正定位时位于定位环上方。
2.定位装置正线采用铝合金限位定位器,侧线采用非限位G2型定位器。正定位时采用定位支撑,反定位采用斜拉线。
3.正线:正反定位一般情况下可水平。反定位管允许向下低头(不大于50:1000),正定位管允许向上抬头(不大于50:1000),非支定位管应略低头。
4.侧线: 反定位管允许向下低头(不大于25:1000),正定位管允许向上抬头(不大于25:1000),非支宜水平(绝缘转换处和个别情况除外) ,非支定位管应略低头。
三、软(硬)横跨预制、安装
1.软、硬横跨横承力索、上下固定绳均采用镀铝锌钢绞线。
2.软、硬横跨预制应在承受一定的张力下进行,测量长度应用钢尺,各部件必须用力矩扳手按力矩要求紧固。
3.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回头长度为 500mm,施工误差为0~-50mm,回头绑扎线用Φ1.6软态不锈钢线,长度为3.8~4m,绑扎长度为100mm、从端部向线夹方向量130mm为绑扎起点。
4.各楔型线夹的受力面应正确:线夹平面穿入本线,凸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