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储层参数测井计算方法及应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储层参数测井计算方法及应用
一、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用于破酸盐岩岩性识别、储集层类型划分、参数定量计算、流体性质识别的方法。
二、方法
碳酸盐岩储层参数主要有: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
其中1)厚度一一根据测井曲线特征划分
2)孔隙度一一孔隙度、有效孔隙度
3)渗透率一一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4)含油(气)饱和度一一sw, sxo, swi, sor
(一)、岩性孔隙度定性解释
1、根据测井曲线综合分析识别岩性
2、孔隙度测井重叠法识别岩性
利用空隙度测井曲线常用CNL+DEN重叠,也可用A C +DEN。如图
图1-1φD、φCNL曲线重叠祛识别岩性示意图 图1-2φD、φN曲线重叠法识别岩性的测井实例
3.交会图技术
图2一21是中子一密度测井确定岩性和孔隙度的交会图。通过补偿密度测井和补偿中子测井读数,在图中得出交会点,由交会点的位置即可得出相应的岩性和孔隙度。
图1-3补偿中子孔隙度(视石灰岩孔隙度)%
同样,根据声波测井和补偿中子测井的读数,用中子一声波交会图可求出孔隙度和岩性。除此之外一般采用中子一密度交会结合岩性密度光电吸收界面指数能有效地区分白云岩、灰岩;而碳酸盐岩一般采用中子一密度交会结合岩性密度光电吸收界面指数能有效地区分白云岩、灰岩; 鲡粒灰岩、礁灰岩、生屑灰岩等一些特殊岩性,可以根据其有机质含量的特性来进行区分。 即通过自然伽马和去铀伽马的比较进行区分;礁灰岩、生屑灰岩有机质含量高, 自然伽马和去铀伽马在曲线上不会重合, 鲕粒灰岩的自然伽马和去铀伽马在曲线应该重合。
4. 碳酸岩剖面渗透层划分
可根据深、浅侧向、GR、NGR、SP、CAL、AC、Rt等曲线划分渗透层。如SP曲线中明显的自然电位异常是渗透层的显著特征,对于NGR来说,由于某些渗透性砂岩和碳酸盐岩地层,由于水中含有易溶的铀元素,并随水运移,在某些适宜条件下沉淀,形成具有高放射性渗透层,此时可用自然伽马能谱测并划分这样的地层。
5. M-N交会图
M, N定义为AC-DEN, CNL-DEN交会图上骨架与流体连线的斜率用于识别岩性,判断地层是否含泥质、石膏、天然气、次生孔隙M=Δtf-Δtmaρma-ρf N= (ψNf-ψN)/( ρb-ρf)
(二)、储层类型划分
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空间的基本形态一般有三种, 即孔隙、裂缝和洞穴。这三种孔隙空间特征的变异及相互组合的不同, 使得其储集层类型多。各类储集层其常规测井响应有较大的差别。
I类(溶蚀缝洞型)储集层自然伽马值低;深、浅侧向电阻率一般小于400Ωm,呈较大正幅度差;声波时差值和中子伽马值增大,密度降低。当出现大的溶洞时,双侧向电阻率明显下降(一般小于200Ω m) ;井径扩大;声波时差增大;密度降低;从成像测井显示,溶蚀孔、洞及裂缝发育;钻井取心收获率较低,岩石易破碎,孔、洞、缝很发育
(2)11类(裂缝一孔洞型)储集层 双侧向电阻率呈中一较高值(一般为400~8 000Ω m),且呈正幅度差;井径变化不大;自然伽马值低;三条孔隙度略有增大。
3) III类(裂缝型)储集层 电阻率变化大,一般为高阻显示(大于8 000Ω m),深、浅侧向电阻率曲线基本重叠;井径接近钻头直径;自然伽马显示为低值;三条孔隙度接近骨架值。
C4)水层对于I , II , III类典型水层的储集层特征与油层相似。在电性特征上有较大差异,双侧向电阻率明显下降,一般10~100Ω m.
(三)地层流体识别
P193表123
(四)储层参数计算
1、泥质含量P332
多种方法确定泥质
含量的原则:
可以利用多种???法求取泥质含量,并取其中最小值。
2.孔隙度计算
1)P279岩心实验
2)解析
(123)P280 2)双矿物解释模型
3)借鉴经验P280如塔里木P332~334
4)实验
3.渗透率计算 KT
4.含油饱和度塔里木
三 新技术 P14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