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机房层超高专项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节 编制说明 2
1. 编制说明 2
2. 编制依据 2
第二节 模板安装主要施工方法 2
第三节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2
一、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参数 2
第一小节 梁模板支撑系统设计验算 3
第二小节 梁模板支撑系统设计验算 10
第四节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7
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因本工程机房层层高为8米,属超高模板支撑,且结构标高为48米,施工环境复杂,为保证屋面层结构的安全施工及该部位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一、本方案主要编制依据如下:
1、龙岩市行政办公中心主楼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
2、《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
5、《钢结构设计规范》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7、《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模板安装主要施工方法
详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一、模板支撑体系设计计算参数
所用的钢管采用φ48X3.5 Q235钢
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215N/mm2
钢管截面面积:A=4.89cm2
钢管惯性矩:I=12.19 cm4
钢管截面模量:W=5.08cm3
钢管回转半径:i=1.58cm
钢管的弹性模量E=210000 N/mm2
松木顺纹抗压:f=12N/mm2
顺纹抗剪:f=1.50N/mm2
抗弯:fm=13N/mm2
弹性模量:E=9000N/mm2
第一小节 梁模板支撑系统设计验算
(一)屋面层板厚均为120mm厚,对该结构板支撑进行设计及验算:
特征:板厚120mm,支撑高度分别为6.75米及8米。
板底楞木间距暂定600mm,楞木跨度(钢管纵向立杆间距)1.2米,牵杠间距为1.1米,钢管横向立杆间距暂按1.1米。
荷载传递方式:
砼自重及施工荷载→九合板→木楞→牵杠→钢管横杆→钢管立杆
1、验算板底楞木按600间距设置时,其上搭设的胶合板的抗弯、抗剪、挠度能否符合要求
(1)、荷载取值:
模板自重: 300N/M2
钢筋自重: 1100N/M3 X 0.12=132N/M2
新浇筑砼自重: 25000N/M3 X 0.12=3000N/M2
施工均布荷载: 2500N/M2
施工集中荷载: 2500N/M2
(2)、板底楞木间距验算:
因每快胶合板宽度为915mm,按900计
取值:
Q1(恒加活)=[(300+3000+132)X1.2+2500X1.4]X0.9=6857N/M
Q2恒=(300+3000+132)X1.2X0.9=3707N/M
(3)、内力计算:
为简化计算,凡超过三跨的模板可按三跨边续梁计算,根据荷载的组合要求,应按二种情况作用下(即Q1及Q2+P)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进行比较,取大值作为截面验算的依据:
情况一:当Q1满载的情况下,三跨连续梁的最大弯矩在B支座,如下图
Mb=-0.1XQ1 X L2
=-0.1X6857X0.6X0.6
=-429.48N·M
最大剪力发生在B支座左侧:
Qb左=-0.6 ·Q1·L
=-0.6X6857X0.6
=-4295N
最大挠度发生在1、3跨中
V1=V3=0.667X(Q2·L4)/(100EI )
情况二:当一个集中荷载作用下,最大弯矩发生在第一跨中,与由Q2作用下第一跨跨中弯矩相叠加得计算弯矩:
M1=0.08Q2 L2 +0.2PL·1.4
=0.08X3707X0.6X0.6+0.2X2500X0.6X1.4
=673N·M
剪力发生在B支座左侧:
Qb左=-(0.6Q2L+0.6P·1.4)
=-(0.6X3707X0.6+0.6X2500X1.4)
=5260N
经比较,情况二产生的弯矩及剪力较大,取情况二产生的内力作为截面验算:
(4)、强度验算:
σ=M/W≤Fm
τ=(3Q)/(2BH)≤Fv
W=(b·h2)/6=(900X20X20)/6=60000 mm3
σ=M/W=(673X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