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电子商务的下一个蓝海服务类电子商务.ppt

发布:2017-04-10约1.9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电子商务的下一个蓝海 —— 服务类电子商务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1993-1998 酝酿: 电子商务的概念引入中国,市场处于酝酿阶段 1999 启程: 中国首家B2C网站8848上线;阿里巴巴公司成立,同名B2B网站已于上年底上线; 中国首家C2C网站易趣网上线; 网上书店当当网上线; 旅游预定网站携程网上线 2000-2001 沉淀: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迅速膨胀的热情遭遇市场的冷遇,或调整、或坚持,新生的电子商务网站们接受第一个寒冬的考验 2003 提速: SARS的爆发为电子商务市场的爆发提供契机,大量风险投资的重新涌入加速了市场的发展脚步;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网和支付宝;同年,携程赴美上市 2002 曙光: 网民的快速增长和企业电子商务意识的普及,为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年阿里巴巴全年实现盈利,当当、易趣、卓越等零售网站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认可 2004-2007 竞速: 亚马逊收购卓越网,Ebay启用新标识,淘宝推出淘宝商城,京东全力发展网络零售,腾迅拍拍网上线,PPG上线,凡客诚品上线,红孩子上线——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商品类网络零售蓬勃发展 2008 暖冬: 金融危机的爆发,马云提出“过冬论” 电子商务市场出现一丝阴霾,但B2B电商采取降价、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积极应对,更多的传统企业体验到电子商务的优势,B2B平台会员数量取得快速增长;零售领域出台的“网店新规”虽然无疾而终,但也让众多C店主感受到来自政府监管的压力 2009 稳步前行: 传统品牌互联网化成果斐然,网络零售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网络销售所涉行业和产品品类不断拓展,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2010 新的旅程: 网络团购兴起 目前电子商务市场以商品类交易为主 单位:亿元 电子商务细分市场交易规模 电子商务细分市场交易规模同比增速 单位:%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仍处于高速发展期,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增速有放缓趋势 市场竞争环境趋于稳定,强者恒强 中国电子商务的下一个蓝海 下一个蓝海在哪里? 服务类电子商务 服务类电子商务潜在需求到底有多大?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 数据来源:统计年鉴2010 易观智库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金额 服务类消费占比 城镇居民服务类消费支出规模 40%(中国目前) 3万亿 60%(美国目前) 4.5万亿 2009年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为6.2亿 粗略估算 发展趋势1:利用互联网实现低成本的大规模定制 推动因素: 网络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要求不断提升; 传统定制服务成本较高,企业迫切需要一条更加经济的提供定制服务的方法; 发展路径: 利用互联网海量的用户基础和网状的信息传播方式,汇集大量拥有相同需求的用户,从而使个性化的需求具有一定的规模性 服务模块化,通过分析决定用户购买的关键因素,对部分模块进行标准化,为通过互联网进行大规模定制提供基础; 商业实践: 齐家网 Trunk 发展趋势2:与LBS结合,为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本地化服务 推动因素: 服务产品交付通常具有人身依附性,用户希望能够就近享受便捷的服务 手机终端具有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的特点,与服务类电子商务结合是其落地的重要途径 发展路径: 基于用户位置整合周边服务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商户信息和优惠信息服务 商业实践: 找优点、Zaarly 发展趋势3:基于用户全程行为记录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方式变革 推动因素: 商户需要了解哪些用户需要自己的服务,他们又是如何查找和选择服务的,从而实现精准的广告投放 商户需要了解用户偏好和用户对服务的评价,从而改善服务 发展路径: 将销售前台移到线上,用户在销售前台的数据即可实现数据化,对用户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线上进行营销推广,通过对用户网络行为的分析,为服务改进和创新提供清晰的方向 将每一个用户的线上消费过程与企业内部CRM对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后续服务,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商业实践: 悠点网、Opentable 发展趋势4:社区化运营,将线上和线下的社会化关系进行融合 推动因素: 网络社交已经成为基本应用,用户喜欢与具有共同话题的人交流和分享 服务本地化交付的特征使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发生重合,用户间具有更紧密地联系 服务质量的评价更加依赖于口碑,用户需要了解其他人的体验和评价以帮助决策 发展路径: 将服务提供的过程与人际交往结合起来,将线上的关系带到线下,提高网络用户粘性 通过评价等社会化工具和微博等社会化工局实现实现精准营销,与用户发生互动,完成服务的优化和创新 商业实践: EatWithMe 详细内容参见易观智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