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财务控制问题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应收账款财务控制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企业应收款种类、风险进行分析;其次剖析企业应收账款预警机制;最后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应收款监管,以期减少应收账款不良后果发生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一、企业应收款概述
应收款项泛指企业拥有的将来获取现款、商品或劳动的权利。它是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债权,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主要分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
社会的信用基础和信用体系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基础。在西方,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体系还不完备,仍处于探索和建立之中。
二、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及表现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销售难,收款更难”的问题。管理比较混乱,形成大量应收款,主要原因及表现如下:
(一)赊销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红利”
由于现代市场竞争激烈,赊销是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促销的常用方式,不仅能扩大销售,同时还能减少库存占用的成本。由于巨大“红利”的存在,很多企业忽视了应收账款带来的管理成本、机会成本、占用大量现金流等问题的存在。
(二)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较差
在我国一些在市场地位中占据优势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在应收款的诉讼催收中,采取黑名单制度,中小企业一旦诉讼,则被列入黑名单和不合格供应商,大大提高了了企业应收款的回收难度,造成企业赊销比例逐年上升,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加。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企业风险意识不强
企业只注重产品销售,扩大市场占用份额,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来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或对购货单位、接受劳务服务单位的资信调查无制度化,业务过程的随意性大,这些都造成了应收款问题的日益凸显。
(四)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企业既没有专门的法律部门,又没有聘请法律顾问,在经营活动中一些相关纠纷不能及时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导致应收账款不断堆积。如果没有法律专业的人士介入,有些呆账很难清欠成功从而形成死帐。
三、企业应收账款的预警机制
(一)通过对客户财务数据分析和信用评估,确定客户企业的资信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
在企业销售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对客户企业的财务分析,指导销售部门采取相应的销售政策。销售人员尽量多搜集客户企业的财务报表,会议纪要、新闻发布等企业信息,特别是企业财务报表是必须要搜集的。同时注重搜集企业其他信息,如工商登记情况、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状况和文化建设已经员工精神状况、企业产品行业盈利能力,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能综合信息。
将收集到的资料运用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如:5C、5P、LAPP)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价,将结果及时提供给相关的账款催收部门与风险信用监管审批部门以便及时建立与更新企业客户的资信等级,为其风险评价决策提供数据、信息支持。把这些资料收集、分析、汇总在企业制度化、系统化,进而及时预警,为应收账款的后续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应收应付管理体系,借助信息化系统,建立预警机制
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状态要有明细记录,使用信息系统,对超账龄应收款及时提出预警并提供给业务员或催收部门进行催收。尤其对于账龄即将达到2年的款项及时反馈给企业法务部门或法律顾问,以便及时阻断2年诉讼时效的限制。
四、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以及解决的思路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在不同角度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应收款对资金的占用。同时应收账款管理应以系统化的思维,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开展管理工作,做到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全面做好应收款的风险控制工作,开创企业良性、持续、高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一)在销售环节上,积极开展和加强关系营销,减少应收账款占用,加大资金回笼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应收款的催收,利用关系营销,是减收应收款的首要环节。随着应收款的数量的降低,应收款的风险也被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
(二)在签订审核合同环节抓住合同条款中的要点,达到通过合同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目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和每一个有赊销业务的客户,都要签订合同,合同签订的条款不同,在以后收款谈判中就会千差万别,合同中一般包括一下条款:签订合同的当事人 、合同中供货品名数量和价款、送货时间和地点、产品质量标准及其验收时间、付款方式及其时间、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在赊销业务中,最重要的就是合同中以下2个条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