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病1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眼角膜病 一,角膜组织结构及生理特点 上皮层(复层鳞状上皮)----可再生。与结膜上皮相延续。 前弹力层----抵御细菌。 基质层(有序排列的纤维细胞)----无再生能力。 后弹力层----可再生,抵抗机械力。 内皮细胞层----无再生,可移行。构成房水屏障。 二,解剖及生理 透明, 无血管,神经末稍丰富,相对免疫赦免器官。移植成功率高。 较大的屈光作用,屈光度为48D,占整个眼球屈光力的3/4。矫正潜力大。 角膜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中央厚0.5mm,角膜缘厚约1mm。 角膜营养来自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氧约80%来自空气。 表面有泪膜滋润。 角膜炎总论 病因:上皮损害+微生物感染;全身疾病;相邻 器官炎症蔓延。 病理: 吸收角膜透明 病因 角膜浸润 愈合留薄翳 反应性虹睫炎 溃疡 愈合留斑翳或白斑 角膜穿孔 虹膜后粘连 角膜瘘 眼内炎 眼球萎缩 继发性青光眼 粘连性白斑或角膜葡萄肿 诊断: 临床表现:疼痛,畏光,流泪,睑痉挛,视力下降。 眼睑红肿,结膜睫状充血或混合型充血,角膜混浊或溃疡形成,前房积脓,视力下降,角膜新生血管。 询问病史:有无外伤史,全身疾病,局部炎症。 病变部位微生物检查并作药敏试验。 充血图片 充血图片 治疗原则:除病因,抗感染,促愈和,提高视力。 方法:1,抗微生物药物应根据培养结果选用。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全身可口服,肌注,静滴。局部频繁滴眼,上眼膏,球结膜下注射,眼浴或冲洗。 2,减轻炎性渗出,采用热敷,散瞳等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溃疡面处理:搔刮,烧灼,结膜瓣覆盖或角膜移植。预防角膜穿孔,降眼压,加压包扎。 4,前房积脓过多,予前房冲洗灌药。 5,恢复期抑制疤痕形成,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图(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角膜斑翳 (corneal macula) 角膜白斑(corneal leucoma) 角膜新生血管(neovascular of corneal) 角膜炎各论 细菌性角膜炎与真菌性角膜炎鉴别 细菌性 真菌性 起病 急,发展快 慢,病程长 诱因 外伤 植物外伤 症状 重 轻 分泌物 黄,量多 无 溃疡 类圆形,有匐行 不规则形,有 溃疡 边,表面粘性物 卫星灶,反应环 溃疡 早期穿孔。 表面干燥。 积脓 有,多形成液平 有,浓稠无液平 刮片 G+或G-细菌 真菌丝 细菌性 真菌性 治疗 常用抗生素治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