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第1框 青春的情绪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1框青春的情绪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1框青春的情绪
本节课主要围绕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展开,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学会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情绪的类型及特点、情绪管理的方法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青春期的挑战。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自我认识,理解青春期情绪变化是正常现象。
2.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学会运用积极情绪调节方法。
3.培养情感表达与沟通能力,学会以健康方式表达个人情绪。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可能已经对情绪有一定的了解,如基本的情绪表达和识别。然而,对于青春期特有的情绪波动和调节方法,学生可能了解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身情绪变化充满好奇,因此对情绪管理的话题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概念。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偏好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来学习,以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青春期学生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大、难以自我控制等问题。在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时,他们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害羞或缺乏自信而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情绪和看法。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秋季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青春期情绪相关的图片、情绪表达图表和情绪调节方法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纸笔等书写工具,以便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青春期的情绪变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人物表现出哪些情绪?这些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2.提问:同学们在青春期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们是如何应对这些情绪的?
3.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教师总结:青春期情绪变化是正常的,但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管理和调节这些情绪。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
-生物因素:生理发育导致荷尔蒙变化。
-心理因素:心理发展、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等。
-社会因素: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
2.介绍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混合情绪: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情绪混合而成。
-情绪反应强度:情绪的强弱程度。
3.讲解情绪管理的方法:
-自我观察:认识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
-自我调节:通过调整呼吸、放松等方法缓解情绪。
-积极沟通:与他人交流,寻求支持与帮助。
-积极参与:投身于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青春期情绪波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学习、生活等方面受到影响,学会调节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青春期。
五、师生互动环节(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还可以寻求哪些帮助?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除了自我调节,我们还可以寻求家人、朋友、老师的帮助。
六、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帮助他人调节情绪?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并总结。
3.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教学双边互动,紧扣实际学情,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青春期常见的情绪类型,如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
-学生理解了青春期情绪波动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学生掌握了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如自我观察、自我调节、积极沟通和积极参与。
2.技能提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