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ppt

发布:2018-09-22约6.34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龙虾稻田 养 殖 技 术 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目前稻田养虾方式有混作、连作和轮作。根据几年的生产实际,我市稻田养虾采用混作加连作的养殖方式,不适为一种好形式。这种方式是稻虾在同一环境下共同生长一段时间,待水稻收割后,利用稻田的闲置期,将稻田作为养虾池塘,龙虾继续生长到来年的5-6月份。将作为一个养殖周期。围绕这一养殖方式讨论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的相关技术。 一、稻田工程 1、养虾稻田的选择   选择的条件除保证常规性的要求(水质、水量、排灌、交通、电力等)外,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稻田养虾面积在百亩以下并在大面积水稻种植区的,选择自流灌溉的用水方式。因为养殖龙虾要保持一定的水位,养殖过程中因水质、水稻用药和龙虾药须经常换水,而不养龙虾的水稻田要有几次烤田或干干湿湿的生长过程,如是提水灌溉一般是统一进水,统一排水。水稻收割后养殖面积小不仅增加费用还和二茬小麦种植有一定的矛盾。 1、养虾稻田的选择 ②选择种植一季中稻或小麦产量不高的低湖田,采取连作、轮作连片的养殖方式,有利于统一管理,降低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③选择在小麦、水稻病虫害高发地区进行稻虾养殖。稻飞虱虫害、条纹叶枯病病害是我市乃至全省的水稻最主要病虫害。由于没有息茬,不仅地力下降而且病虫害不断加剧,据测,江淮部分稻套麦田亩虫量超过500万头,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主要由飞虱传毒引起的。稻虾养殖虽然少收一季小麦,但对于降低病虫害、增加地力和粮食安全都有好处。  1、养虾稻田的选择 ④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这是养殖龙虾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在4-5月份要灌得进排得出。这是由于龙虾经过越冬体质弱易得病,水体经一个冬天没有交换而老化,所以初春保持经常水体交换尤其重要。 2、田间工程建设 我市稻田养殖以有多年历史,在原有的基础上略加改造即可。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入手, ①田间“井”子沟和“十”子沟必须开好,一是龙虾活动的地盘性不大,在用药用肥时,有利于龙虾及时规避回沟;二是通风透光有利于水稻降低病虫害、分裂发棵等。 ②进水口要设有20目的过滤网袋,以防敌害生物或小杂鱼随水进入。  2、田间工程建设  ③除按一般开沟、筑埂、防逃等外,开挖环形沟时在稻田的一边或一头留有龙虾繁殖沟,沟宽按4-6m设计,沟中间留埂最好;面积按每15亩左右配备1亩苗种繁育池,这样既解决了龙虾苗种外购伤亡率高的问题,又能控制苗种投放量的问题。通过架设塑料大棚还可延长生长期一个月左右。  ④开挖环形沟要留有机戒插秧、收割等通道。 图例:一块30亩田间工程(200×100m) 二、龙虾养殖 采用这种混作加连作稻田养殖淡水小龙虾方式也有多种放养方法 第一种 : 在水稻插秧后6月-7月初,待稻子返青分裂期投放幼虾,稻虾共同生长一段时间,水稻收割后部分未达规格的龙虾和选留的亲虾继续留田养殖到来年的5-6月份全部起捕。这种幼虾放养模式,分前后两个养殖阶段,前一段7、8、9月份,后一段为10月份到来年的5、6月份。前段,除要养殖部分成虾上市外主要是为后一段养殖打好基础,保证水稻收割后每亩留塘幼虾10-15公斤(1200-1500尾),留塘亲虾每亩50尾左右其中雌虾40尾以上。将留塘的幼虾和繁殖的虾苗经一冬一春的养殖,产量 120-150公斤。 第二种: 在8月中旬以后对环形沟投放亲虾、抱卵虾,待水稻收割后稻田上水50-60公分养殖到来年5-6月份起捕。这种投放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1、放种量不能太大,一般掌握在5-10公斤每亩左右,雌雄性比为4-5:1,随时间的推移雌雄比例而增大,9月份雌雄比例可按7-8:1配比,10月初采集到的亲虾绝大部分以处于待产状态,可不放雄虾。 2、收购亲虾时必须要精心挑选,尽可能挑选活力强个体大成熟度好的亲虾。选留亲虾要头紫尾红。 3、提高亲虾成活率是得苗率的关键。亲虾必须要就近收购,不能太早,考虑近亲繁殖问题雌性虾采取不同地点收购。 第三种 在水稻载插前4-5月份对环形沟投放幼虾,环形沟和稻田之间留有微埂相对隔离,6月中旬待水稻返青分裂后加大水位使稻田和环形沟成为一体。7月份开始轮捕,8月10日以后选留亲虾,水稻收割后起捕清塘。这种方式主要是指冬舂已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水稻载插是以春稻为主,一般在5月20日左右就插完毕。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水稻高产高效,也有利于龙虾养殖。 1、做好稻田的养殖工程 是稻田养虾的首要条件。按田间工程建设要求进行改造,需要进一步说明的田间的环形沟要离田埂0.5-1米处开挖,这有利于稻虾生产作业和避免塌陷,沟宽2米,深0.8米。苗种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