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doc

发布:2017-09-13约4.3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献综述 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研 文献综述 旅游开发最早起源于30年代的英国、, 结合四川华蓥市旅游的启动发展, 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启动的四种模式,通过启动模式对其旅游产业地位、旅游投融资和旅游市场营销问题进行了讨论 1.2 旅游开发的理论 邱云美 , 马永俊(2009)指出迟发展效是有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创新, 恰当地选择区域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是欠发达地区赶上并关键。吴必虎(2001)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ReBAM实际上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卜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日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刘敏(2004)深度开发是在旅游现状基础上的进一步开发,即对现有旅游系统各因子的潜在功能和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整合系统各因子,使整个旅游系统结构和产出达到相对最优的过程。曾光敏,王院成,张雪琼(2007)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民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现实挑战。它们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对其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条件进行深入的科学考察与审慎的正确评价,审时度势,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确立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发展战略,从而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3旅游资源的开发 许梅(2008)在开发南城古镇旅游的过程中,突出保护性开发的策略,用创新旅游理念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古迹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刘 燕(2010)冰雪旅游应综合考虑地区整体的旅游资源状况,开发符合市场发展阶段及旅游需求的各类型旅游产品。余美珠(2005)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改善福建生态环境,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利于推进福建省从生态大省向生态强省的跨越。孟明浩(2002)城市郊区具有适当的离城距离、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捷的交通通讯条件等优势,吸引着大量的城镇居民去观光、度假、休闲和娱乐。城市郊区开始成为城镇居民节假日首选旅游目的地,成为国内旅游及假日旅游的热点区域,逐渐引起当地政府、投资者和开发商的重视,引发了新一轮城郊旅游开发热;杨佩群,顾雅青(2009)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枣庄市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该市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保护旅游资源,发挥该市旅游优势,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 1.4 旅游战略的开发 易平(2006)城步在旅游资源开发时,要尽量避免与周边的相似,以免产生激烈竞争, 采取差异化旅游产品战略, 开发核心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旅游开发利用;任春(2006)认为在有旅游资源条件的地方,发展旅游业是消除贫困的最佳选择,它可减少传统农林牧业发展中对于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熊国保,郑玉洁(2006)江西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必须要针对目前江西旅游市场营销的环境变化,从目标市场营销战略、旅游市场的竞争战略、旅游市场的营销组合战略等方面对旅游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和要求。邹晓明,熊国保(2003)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贯彻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思想,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把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1.5 旅游开发的影响 崔凤军(2001)认为:“旅游虽然对促进语言的统一大有贡献,但却不利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且舶来品过多,会冲淡本土语言的纯洁性和严密性”。王妙和孙亚平(2001)运用比较文化理论对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主客之间的文化差距产生了示范效应,而示范效应的结果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张文(2003)认为,旅游会对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和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决定了本地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强势地位。由于客观上旅游者的到访人数是相对有限的,东道主与适量进入的旅游者的关系得以建立在开放、平等、友好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使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作为强势文化而发生着对旅游者背景文化,特别是对价值观念的冲击。刘荣光(2008)旅游开发给食山村村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消费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消费思想的转变,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表现在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体现在对普通话的普遍应用,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言谈举止的文雅。 2 国外研究 国外,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的文献不多,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开发研究比较多,在资源的开发保护上,特别是发达的国家,已经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的保护。 2.1 旅游资源的开发 Pearce(2005)认为,一是因为海滩,二是因为在岛屿上的交通具有环岛的特点,这两个因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