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
【摘 要】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自身活力及市场竞争力等提出一些对策,以其为有关成本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对策
一、有关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一)成本管理的涵义。成本管理是一个使用广泛的概念,不同研究人员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我国学者认为:“成本管理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有系统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群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途径,达到以最低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结果”。从成本管理的涵义,可以看出,成本管理在本质上是管理而不是控制;成本管理是以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为基础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成本管理应该是一种价值管理,它涉及到企业价值活动的一切方面。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
①降低成本。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的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通常,这种意义上的成本降低属于日常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
②通过企业成本管理增加的利润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战略意义的议题是如何通过增加成本以获取其他的竞争利益。当成本变动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动相互关联时, 如何在成本降低与生产经营需要之间做出权衡取舍,是企业成本管理无法回避的困难选择。
③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往往要采取诸多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通常需要成本管理予以配合。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要通过强化企业成本管理不遗余力地降低成本。
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和管理范畴狭窄。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只停留在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上,成本管理的目的只局限于降低成本,主要通过节约材料、降低人工费用、规模效益以及将成本转移给供应商或分销商的途径来降低成本,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加强成本管理,只是权益之计,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对现代成本管理对象与内容认识不清楚。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耗费缺乏重视,人员配置不合理,员工流失严重。原有的计划分配制度下,国有企业积蓄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由于机制不活,分工不合理,人才频频流失,国有企业竟变成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培养人才的免费学校。
(三)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制度有待完。
①有些企业没有建立起内部成本控制制度,甚至原始记录、资产盘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都不完善。
②有些企业对制度的执行缺乏全面监督、考核,没有将考核指标切实落实到个人,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③缺少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科技人员在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过程中,成本和风险都较高,而这些风险并没有通过其他方式来消化、分担,使得科技工作者对创新的动力和信心不足。这些都会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间接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
三、对策
(一)更新成本观念,强化成本意识,树立企业成本管理的系统观念。
①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应当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理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每种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质及其适应的经济环境的特色,构建出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②成本管理的内涵应有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
树立系统成本管理论,只有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使各部门相互协调,才能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扩充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①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应由传统的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拓宽到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企业活动可以概括为研究开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和顾客服务等环节, 在每一环节都存在成本管理问题。②国有企业要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企业的成本管理活动,从研究开发到顾客服务,从事前、事中和事后, 设计并运行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
③从成本管理内容的重点来看,要强调成本管理是对价值链的管理而不是对产品的管理。
④运用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展开价值链分析,这对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①加强企业成本的监督和考核工作,靠有效的机制确保企业费用发生的合法性和成本计算的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