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第10讲:采掘工作面防突技术措施采面防突技术措施.doc

发布:2021-08-07约1.5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戊9-20180工作面防突防冲技术措施 PAGE PAGE 1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 戊9-20180工作面防突防冲技术措施 工作面名称 戊9- 20180 采 面 施 工单 位 综 三 队 编 制单 位 防 突 科 编 制 编 制 日期 戊9-20180工作面防突防冲技术措施 会审意见 时 间: 地 点:第二会议室 主 持 人: 参加人员:见签名表 会审意见: 工作面上齐各项防护设施,并保证可靠、好用。 液压支架每班进行二次补液。 施工单位密切关注煤层的软分层变化,预测钻孔要施工在软分层煤层中。 加强瓦斯浓度增量监测,割煤时每班掉闸两次以上,必须查明原因后方可送电;非生产期间瓦斯增加0.25%以上的,应视为有突出预兆;工作面割煤期间受回风影响戊组瓦专不得有任何作业。 机运区、采煤区加强工作面电气防爆管理,制定专项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加强矿压在线监测管理,每周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报采煤区和防突科,机、风两巷的锚杆、锚鎍盘及时去掉。 在地质构造前、后10m范围执行排放钻孔防突措施,然后进行效果检验。 9、风、机巷本煤层抽放钻孔防突队每天按规定进行巡检,当单孔抽放浓度连续5天低于2%,由防突队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甩掉。 目  录 TOC \o 1-3 \h \z 会审意见 1 1 工作面概况与瓦斯地质条件 1 1.1 工作面概况 1 1.2 煤层及顶底板 1 1.3 地形及地质构造 2 1.4 瓦斯地质条件 2 2 危险性分析 3 2.1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判定依据 3 2.2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策略 4 2.3 冲击地压及其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及防治策略 4 3 区域综合防突防冲措施 4 3.1 区域防突措施 5 3.1.1 戊9煤层区域防突措施 5 3.1.2 戊10煤层区域瓦斯治理措施 5 3.2 瓦斯抽放设计 5 3.2.1 抽放方法选择 5 3.2.2 抽放方案 5 3.3 措施效果检验 6 3.3.1 效检指标和临界值 6 3.3.2 效检方法 7 3.4 区域验证 7 4 局部综合防突防冲措施 7 4.1 工作面突出和冲击危险性预测 7 4.2 工作面防突防冲措施 9 4.2.1 工作面防冲措施 16 4.2.2 工作面防突措施 9 4.3 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18 5 安全防护措施 18 5.1 通风 18 5.2 压风自救 18 5.3 监测 19 5.4 机电 19 5.5 割煤、爆破作业 19 5.6 安全避灾 20 5.7 未尽事宜 21 工作面概况与瓦斯地质条件 工作面概况 戊9-20180采煤工作面位于十矿戊组中区下山西翼第四阶段,采面东靠本采区三条下山,西至25#勘探线以东200m,南为戊10-20160采空区,北部尚未开采。 戊9-20180地面相对位置为化工厂,标高+190~+430m,工作面标高-510~-570m,垂深700~960m。工作面有效走向长度915m,采长200m,采高1.3m,储量32.5万t。 戊9-20180机巷设计长度1153m,风巷长度1003m,切眼长度200m。巷道采用锚杆与钢筋梁配金属网联合支护,巷道断面为4.0×3.0m。戊9-20180偏外巷位于风巷外侧,以5m宽煤柱相隔,设计长度1003m,巷道采用锚杆与钢筋梁配金属网联合支护,巷道断面为2.5×3.4 煤层及顶底板 工作面施工戊9煤层,煤层厚度1.1~1.6m,顶部有0.7m左右块状硬煤,下部为软煤,属薄~中厚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结构简单,局部地段煤层下部有一层0.1m厚夹矸。煤层走向N48~55W,倾向NE,倾角10.4°~14°。 工作面内,戊组煤层对应的上部丁组和下部己组煤层均未回采,戊9煤层组内各分层煤也未回采。 戊9煤层直接顶为1.2~8.0m厚的砂质泥岩,东薄西厚,其上为厚度0.8m的戊8煤层,而戊8煤层的直接顶为1.2~8.0m厚的砂质泥岩,再向上为超过10m的厚层坚硬中粒砂岩。戊9煤层直接底为0.4~7.7m厚的砂质泥岩,其下部为厚度2.1~3.5m的戊10煤层。戊9与戊10煤层的层间距较小且赋存不稳定,东薄西厚,大部分小于2m。(见图1) 图1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地形及地质构造 十矿井田处于平顶山矿区北西向展布的十矿向斜、郭庄背斜、牛庄逆断层挤压构造带,戊9-20180工作面位于郭庄背斜的北侧,构造应力作用较强。戊9-20180工作面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在机风巷及切眼共揭露10条断层,其中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