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研究.doc

发布:2018-05-23约3.0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研究-会计 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研究 罗宗桓 摘要: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和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下,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认真反思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之处,有针对性的开展合适于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从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财务管理目标确立和完善监督体系等几个角度来加强财务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 :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形势已经不同于成立之初了,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水平和体系的研究。目前,农信社存在着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财务管理措施与农信社的特殊的经营目标有着不相契合之处、财务管理的环境薄弱并且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有限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的研究,并从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财务管理目标确立和完善监督体系等几个角度来加强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改革与农信社组织性质的矛盾 在当前的改革背景之下,各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正经历着从合作社、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再到商业银行的改革路径。为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整个行业的前行,国家早出台了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财务通则,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对其的财务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农信社作为合作社的基本性质是不容忽视的,进行财务管理改革的过程也不应与其信用社的本质背道而驰。农村信用合作社需对自己的经营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一方面要实现自身的经营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确保足够的资金进入到促进农村发展的事业中去。 (二)财务管理改革与农信社经营模式的矛盾 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最初建立的时候是主要为农村基层而服务的,以农村基层的信用为基础,合作社作为纽带,大家进行非盈利性质的资金流入流出活动。到目前为止,新型的农信社的主管部门是政府,而主要的服务对象仍是农民群众,但其经营模式和农信社的内部成员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在农信社回归国有之后,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将其视为一份稳定而没有竞争的工作,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部分合作社内部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的工作更是没能跟上。 (三)财务管理改革与落后的财务管理手段的矛盾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一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比如一些农信社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方面还是空白状态。二是滞后的预算管理手段,特别是小的农信社其预算编制能力非常有限,缺乏对财务资金的规划。三是对财务管理和现金流动过程的监控缺乏现代的方法手段。农信社落后的财务管理手段,对合作社自身会引起较大的财务风险,而这些农信社对业务中的信贷风险具有更深的认识,因缺乏对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识别能力而忽视了风险隐患。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财务管理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对农信社金融职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实现农信社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能力,开发多种方法和渠道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并加强在财务管理手段上的创新性探索。比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增加财务管理的方式,采取多种措施来完成并做好财务管理的工作,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影响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面对着新常态的经济环境以及金融环境,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样也需要对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改善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信用合作社的适应能力。农村信用合作社有着不同于其他商业组织的特色,需要在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上,从财务管理目标、财务预算机制以及农信社的经营特点等角度,制定能体现个体特色和差异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明确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核心的作用,为财务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制定多以目标的达成为依据。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一种合作形式的经营单位,这种合作形式决定了经营目标和一般的盈利性企业是不相同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我国发挥着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制度安排。农村信用合作社需对自己的经营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这将是组织内部人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导向,农信社一方面要实现自身的经营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还要确保足够的资金进入到促进农村发展的事业中去,运用税收政策和金融制度,如税收优惠和补贴、发放信贷资金等,来保证足够的资金流入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