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_图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日本无线充电式混合动力巴士结构 * * LOGO LOGO * Dsahku gd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组长:向勇 组员:曾金花、任源、张珊珊、池浩、 范云飞、许策、李怡祥、黄鑫 DSP课外研究课题 * * 主要内容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3 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展望 4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进程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万元/每辆)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万元/每辆)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比较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日驶 (公里) 油耗 (L/100Km) 电耗 (度) 日成本(元) 年节约 (元) CO2减排 (吨) 传统公交车 240 27 434 传统私家车 30 9 18 纯电动公交车 240 90 130 91000 44 纯电动私家车 30 19 3.4 4300 1.8 * * 燃料电池 技术瓶颈: 1.H2的制取、存储、运输难题。 2. 催化剂选取困难,成本太高。 纯电动汽车 目前更多的是发展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 1 普通充电 多为交流充电,电压220V或380V,一次需要8-10小时充满。 一个有10个位置的电站一天 充30辆汽车,10万辆汽车需多少个充电站? 占用多少城市用地?? 2 快速充电 多为直流充电,一次充电需要10-20分钟左右。 10分钟左右把35Kw的电池充电完毕大约需要250Kw的充电功率,是一个办公大楼用电负荷的5倍,不可能在家充!一个充电站开4个充电机,功率就能达到“兆瓦”级,是个难题!! 3 电池更换 更换电池,时间短,能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电池组标准化比较困难,电池组心就问题难以解决。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 * 同时充电的汽车数目有限 户外有线充电桩易受到侵害 建专用充电站占用大量用地 采用无线充电形式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充电桩充形式的缺点及其解决办法 * *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 无线充电式充电站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 无线充电式停车场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无线充电的发展历史 1. 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就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流。 2. 19世纪90年代,爱迪生光谱辐射能研究项目的一名助手尼古拉?特斯拉就曾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 3.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许树源教授在早几年曾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充电平台”,需要产品与充电器接触,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场电磁耦合原理。 4.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 Soljacic)等人在无线传输电力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用两米外的一个电源,“隔地”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 5.最近,有几家公司已经生产出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式电脑。 *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无线输电 频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现象 电流震荡:7兆赫 范围:1米 传输效率:80% * * 电子产品充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松下产品 无线电源联盟 * * 1 电磁感应式 2 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磁场共振式 无线电波式 三种无线充电方式 * * 电磁感应式充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钟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 * *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框图及应用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 无线电波式充电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将无线电波转化成直流电的接收装置,可在约1米范围内为不同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 * * 磁场共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原理——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 * * 磁场共振式充电应用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 三种充电方式对比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