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特征参数的悬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研究——以渤海海域为例的开题报告.docx
基于二元特征参数的悬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研究——以渤海海域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悬沙浓度是海洋中的水质参数之一,对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悬沙浓度测量方法一般通过水样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的方式进行,成本高、精度不高且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实时监测需求。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基于遥感数据的悬沙浓度反演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前人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悬沙浓度与水体能见度、反射率、散射系数等参数密切相关。因此,可通过遥感数据提取这些参数,建立悬沙浓度反演模型,以实现对悬沙浓度的遥感监测。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基于二元特征参数的悬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并以渤海海域为例进行验证。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获取渤海海域遥感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几何、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
2.提取与悬沙浓度相关的二元特征参数,包括水体的反射率和散射系数等。
3.结合实际实测数据,利用遥感数据和陆地观测数据,建立悬沙浓度反演模型。
4.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渤海海域的悬沙浓度进行遥感反演、分析和预测。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提高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基于遥感数据和实测数据,建立基于二元特征参数的悬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获取遥感数据:采集渤海海域的多光谱遥感数据,包括Landsat/MODIS等数据,同时获取海洋实测数据、地面观测数据等。
2.预处理:进行遥感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
3.特征参数提取:提取与悬沙浓度相关的二元特征参数,包括水体的反射率和散射系数等。
4.建立反演模型:结合实际实测数据,利用遥感数据和陆地观测数据,建立悬沙浓度反演模型。
5.模型验证: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渤海海域的悬沙浓度进行遥感反演、分析和预测,并与实际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
1.建立基于二元特征参数的悬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并进行渤海海域的验证。
2.分析遥感反演的悬沙浓度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情况,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提高对渤海海域悬沙浓度的遥感监测能力,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海洋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五、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预计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22年1月-2月:文献综述、遥感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2.2022年3月-4月:二元特征参数提取和悬沙浓度反演模型建立;
3.2022年5月:模型验证和数据分析;
4.2022年6月:撰写论文,并进行相关成果的汇报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