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西方室内设计艺术性差异浅谈.doc

发布:2017-09-01约3.1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西方室内设计艺术性差异浅谈【摘要】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一种体现,中西方在自身历史文化的影响之下呈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设计特征。中西方是建筑室内设计相比较而言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势,这种差异并不是创意和思维的高低,而是体现在创作观念、创作思维、创意方法风格上的不同。本文就中西方在建筑室内设计的差异进行分析,以得出彼此在设计上的特点。 【关键词】 中西艺术差异特点 一、中西方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 中西两方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文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彼此形成了各有特点的社会文化和文明,也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文化。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属于彼此独立的建筑体系,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沿着各自发展的轨迹从穴居、巢居再到当今的高楼大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属于自身的特征。 (一) 中方建筑空间布局的特点 我国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建筑空间布局上采用“离散型”的布局格式。“离散型”布局也即建筑被分散为若干个单体建筑,由这些单体建筑围绕着中心空间组合成的建筑族群。我国建筑从最初的孕育起就采用这类布局方式。离散型建筑主要采用的是院落式布局,这在我国农村较为普遍,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修建了属于自己的院落。而在私家园林当中,通常不采用贯穿全院的轴线,而是采用步移景异等特色手法,达到与自然想融合的佳境,虽然我国皇家园林当中有使用中轴线的,但在内部构造中依旧充满着转折、穿插等变化。也即离散型布局是通过在单体建筑中数量的增加来实现“多座”、“组群”的特征。 (二) 西方建筑空间布局的特点 相对于中式建筑而言,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大都采用的是“集中型”的格式。西方建筑从古典建筑到当今建筑都体现出了再建筑空间上量的不断扩大。此变化也即把更多的内容组织在一栋房屋内,可又一层变为多层,由低变高,在单层的基座之上向高空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展,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西方建筑又高又大;此外,西方建筑还通过将不同用途的部分分布在不同单座建筑中,达到由一到多、由小组到大组,一个层次接着一个层次的合理有序的布局在一个空间之内,形成错落有致的人工环境。也即“集中型”布局是通过在单体建筑上的数量的扩大带凸显“单座”、“大体量”的特征。 二、中西方室内设计特点简述 1、西方室内设计的特点 西方欧洲国家在室内设计中大都追求空间感,在空间设计上追求精益求精,这是其室内设计中最大的特点。众多西方设计师认为:空间是所有建筑的所在,对空间设计的把握是体现建筑“财富”所在,通过室内设计为后期装潢提供最大的空间容量。对居室的设计不仅在于美观上的享受更要便于生活的舒服,休闲,狭小的蜗居在与西方人追求享受的生活观念是别离的,因此其室内实际大都朝着扩大空间感,使得人与物体在有限的空间里融合一体。另外,西方室内设计更为崇尚自然,在钢筋混泥土的建筑中体现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是设计师追求的目标之一,以为都是繁忙工作,承受巨大工作与生活压力的职业人员提供一个不用出门即可享受自然的,忘却烦恼和压力的休息之所。 2、中国室内设计的特点 我国在“天圆地方、中庸”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在建筑上往往体现为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对称空间形式,不论是皇宫建筑还是寻常百姓房屋我们都能轻易的发现其对称元素的存在。如,在南方农村中大多数房屋采用的是左右两侧卧室中间厅堂的对称格局;在北方建筑中也同样如此,如故宫个大宫殿的梁架、斗拱等都体现出了对称的思想。另外,在装潢的内涵上我国建筑室内建筑大都追求的是祥和、喜庆、光耀门楣、健康长寿、家和兴旺之类的期望,因而不论是在墙壁的设计还是家具的设计都大量采用了传统的吉祥图案。 三、中西方文化思想的差异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我国古代伦理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建筑室内设计上也同样收到巨大影响。首先,空间布局上要体现出男女有别的礼俗,男主外,女主内是我国男尊女卑思想的重要体现,在和谐社会的今天还依旧有着残余。在古代建筑室内设计中,以男居外,女居内为原则,设计出内与外两个不同的居住空间。另外在空间等级上遵循“尊卑有序”的礼制,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建筑等级体系;其次,古代美学思想认为“适形而止”为美以追求宜人的空间尺度。如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高台榭,美宫室”的风格,从明末清初时期修建的故宫中就可以看出其思想影响之深远,乃至在当今我国不少私人建筑中也同样体现出了这种思想;其次,在空间形状上以长方形为主,主要为体现出数理的和谐之美,同时也体现出了我国建筑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特征。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说:整个中国建筑都是标准模数和各种绝对尺寸的模数而设计的,从来不会与人本身不成比例。不论建筑物的大小如何,都能保证有正确的比例,同时保持相互之间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