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doc

发布:2017-01-01约2.5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 1、词句的训练,指导朗读和背诵。 2、第三小节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词卡 教 学 设 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解释“盲婆婆”,做实验体会“盲人”的痛苦与不便,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眼睛。 4.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 看图听课文录音朗读。 提问:听了录音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 检查自学情况:(1)指 名(2)齐读生字词。 4. 读生字词。 6. 试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揭示四段的意思,(小黑板出示)想一想,怎样填序号。 ( )“我”的心意。 ( )“我”送蝈蝈。 ( )“我”的愿望。 ( )“我”的信心。 (2)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蝈蝈图,这只蝈蝈是什么颜色的?大屏幕出示“绿”,拼读lü。 提问:你觉得“绿”字哪儿最容易写错? 用“绿”组词并说话。出示: 绿 绿色 ______是绿色的。 绿( )_________ 2、教学“邻居”。出示: 邻居 我的邻居家有_____________。 邻居之间要 。 3、教学“乐、喜”。出示: 乐呵呵 喜滋滋 笑 爷爷 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4、巩固练习。 (1)读生字。(2)读词语。 四、练读课文。 过渡:刚才这些生字,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生字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 1.学生先自由读,同桌互相听。 2.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来。 五、写字指导。 过渡:请大家翻开《习字册》,观察一下,怎样在田字格里把下面几个字写得漂亮呢?(出示生字:婆 绿 邻 居) 1.分析字形。 2.范写。 3.学生描红。 4.评价交流。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书空下列字的笔顺,并组词。 盲 喜 邻 替 野 童 难 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齐读。 2、“我”提回蝈蝈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3、“我”送蝈蝈给盲婆婆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读。 2、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美丽,会唱歌)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 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组齐读。 2、“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 3、出示。 (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 (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 (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较2、4小节,(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节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蝈蝈唱得好听有什么用意?(蝈蝈会为婆婆带来更多的欢乐。) 3、巩固认识 “……” 省略句。 三、总结全文。 这首诗通过描写“我”送蝈蝈给盲婆婆,为盲婆婆送去了许多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关心,帮助,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当堂巩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