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防治水库大坝渗漏.doc

发布:2017-04-07约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防治水库大坝渗漏   摘要:水库大坝渗漏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之一,大体上分为四种,分别是:库底及坝基渗漏、坝端渗漏、坝体渗漏和绕坝渗漏。文章对水库大坝的渗漏现象作了细致分析,系统地阐述了水库大坝发生渗漏的原因、类型和带来的危害,然后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加固防渗的原理,下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水库堤坝;堤坝渗漏;渗漏现象;加固防渗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6-0126-03   1 概述   水库大坝堤防渗漏一般指库存水向堤坝(水库盆、堤防围护区域)以外的区域发生渗漏,从而发生水体漏失现象。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库区防渗,很有可能出现堤坝的坝基渗流量加大,不能很好地起到储存水源的作用,还有可能出现建立水库大坝以后,田园村庄被淹没、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有时还会出现渗透出逸坡降超出允许的范围,造成水库大坝溃堤的危险,所以,发现渗漏,必须认真勘查,找出病因,尽快找到防止渗漏的办法,以便杜绝各种隐患。文章对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渗漏问题结合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总结出较为恰当的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   2 水库堤坝破坏的类型及成因   水库堤坝受到破坏时通常出现两种情况:渗透破坏和变形破坏。由于堤坝经过渗透后使水流出,改变了岩石和土层的结构形式,从而发生结构改变和移动,造成岩土体产生渗透变形和毁坏。坝体变形是因为水库堤坝在渗流影响下,坝体的有些地方发生裂缝、下滑或不规则变形等,根据变形形式,可分为崩岸、滑坡等形式。库存水向堤坝(水库盆、堤防围护区域)以外的区域发生渗漏,从而发生水体漏失现象,被称为水库堤防渗透。如果水库堤防的渗流量很大,不但使水库的库存量减少,还会使水库的收益明显减少,水泥结构面的强度系数明显降低,以至于有些岩土等填充物发生渗漏后变形;有时候还能造成附近的洼地、坝基的压力增大,下游地下水位上升,有些建筑物地基淹没、失去稳定   性等。   我国对土石坝被破坏的情况调查发现,因为坝基的渗透变形出现的堤坝受到破坏的已经达到62%。另外,还出现的防洪堤、堤坝边坡的滑坡等,也是由于有些岩溶地形中的空洞和地标坍塌形成的。因为大坝坝基排水孔的淤积和减压井的不通畅,在挖掘基坑和地下施工中出现的流砂、里面的薄弱夹层、破碎断层带、裂缝空隙和涵洞中的一些易碎、不能承受多大压力的松软物质等,全是由于渗透变形引发产生的。例如:由于有的水库在进行条石拱坝坝基没有清理干净,当遇到外形较大压力时,拱坝的坝基下产生渗透变形,渗透水流把风化的坝基裂缝中的粘土冲刷干净,还冲走了8米深的泥石岩,加上被冲蚀的水库堤坝的坝身,高12米、宽9米的冲蚀涵洞出现。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库堤坝破坏性的渗透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管涌、接触冲刷、流土、接触流土。   3 水库堤坝除险加固的防治方法   有效地对水库堤坝的防险加固,首先要夯实坝基,控制坝基渗漏,经常用到的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减少渗透时的压力,进一步提高坝基和水工建筑物的静力稳定性;二是减少坝体上部承载量,尽量提早处理;三是制止渗透破坏,加强渗透的稳固性。在平常的施工实践中主要有下面四种方法:   3.1 在背水侧面实现压渗盖重   在背水坡的侧面,如果地形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封闭式垂直防渗幕墙制止渗漏,效果较好,但是造价很高。因此,可以使用背水侧面实行压渗盖重,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压盖的位置中有管涌现象出现。如果制作出的后盖宽度过宽,在后盖的尾部打造减压沟或者减压井,以便使后盖的宽度变小。在实际施工中,压盖盖重使用非常广泛,并且有投资少、施工技术简单、水库堤防稳固性能较好等优点。压渗盖重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水库堤坝渗漏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如:可以把不透水的转化成全部自由排水的形式,这样使用起来方便且具有长久性。   3.2 垂直防渗的处理   水库堤坝假如有很薄的透水层和较浅的隔水层,施工时可以制作封闭式防渗幕墙作垂直防渗处理。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坝基的渗流量和扬压力,也能从根本上治理坝基渗漏对水库堤坝的破坏。我国对水库坝基渗流的治理,很早就已经开始分析研究,先后实施了锯槽法、射水法、两钻一抓等各种对水库堤坝薄层透视墙的施工方法,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为封闭式防渗墙,把水库堤坝出现的渗流用墙体阻断,起到很好的除险加固效果,但是,打破了地下水原来维持的自然均衡关系,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了影响。对于比较厚的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双层坝基,可以使用封闭式垂直防渗墙,但造价太高,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因此,一定要在充分勘测和计算后才能使用。同时垂直防渗墙应该设置在近水堤坝的坝基处或者堤坝顶部靠水的一侧。当然,垂直防渗幕墙也可以使用高喷灌浆、锯槽法、轮铣法、射水法等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3.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