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屠夫_初级扫盲的关于作业类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的一位好友现在顾问公司混,他跟我讲,SAP CO很复杂,他正在实施的项目那破公司CO流程超级复杂,我谦虚地回答:老大,不要吓俺,就一小破CO,你不觉得只要肯花三四个月宰一下,就再也没有什么可宰的吗?
他说:哎,流程复杂呀,兄弟,我这有很多东西可能你没经验没碰到过,我一位朋友做了7年FICO都不敢说CO容易.
俺就再次非常谦虚地回答:靠,谁呀,做了7年还这么没自信,那他是啥专业的.
他说是那人是搞财务出身的,俺就明白了,靠,原来不是杀猪出身的,这也怪不得他,他还不明白FICO太TMD正常了,可惜他不是俺屠老大,你说不就一个小破FICO,如是我宰了3年给我一帮鸟人我都能将他复制出来玩,还搞球. 哎,在屠夫眼里,FICO不就一小猪吗?你说要怎么宰?算了….
如你真想弄明白,强烈建议你就俺这doc一步步整. 俺不是浪得虚名的,俺有证书,那象那个SHERKY是冒牌货.
业务背景: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举了一个最简单的生产成本中心成本解决方案(包括成本预算,作业计划,成本控制,生产成本,差异分析等)的案例,假设某个Plant有两工作中心ZSTWC1和ZSTWC2分别对应到两个生产成本中心ZTCCTR1和ZTCCTR2,建立成本中心组PROD.
下面详细解释SAP实现的一般步骤,读者就会发现其实SAP CO非常简单.
*由于这个案例是DEMO性质,所以本人试图将最常见的疑问展示出来,所以可能并不实用,不过一个实际的SAP CO解决方案也大抵如此而已.
一 建立type 43次级成本要素(Tcode:KA06)
建立43类次级成本要素,此类型的成本要素是用于作业分摊的
图1-[2]Attribute mix的目的是将成本要素更细分,有了cost center, Functional area,还可根据费用用途自由组合成cost element来分析,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想用这个功能.
图1-[3]读者应该不会忘记FS00定义会计科目时能给定一个Functional area,次级成本要素也可设置一functional area , 更详细请看例1.Functional area的获取顺序.
图1-[4]default acct assign.在此你能定义一默认cost center或IO给此成本要素做所谓的成本对象,对于一个大的集团公司,并不建议如此做而是使用OKB9,建立成本要素如下表:
成本要素 名称 相关作业类型名 Direct Labor Alloc. LAB Machine Hour Alloc. MAC Act Ind. deterAlloc ACTII Act man inInd Alloc ACTMI Act Man. EntryNo al ACTMN
二 建立作业类型(Tcode:KL01)
作业类型用来承载追踪成本中心提供的生产或服务, 然后将这些成本通过直接或间接分摊到其他的成本中心.
假设除了LAB,MAC外,Production OH要如何整?SAP似乎更倾向于使用activity,一个企业要求将LAB+MAC各乘上一百分比做Production OH,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比如建立一ZOH的作业类型,定义好计算公式,另一种是使用costing sheet ,我觉得都可以,谁好一些,今天不讨论…
为什么使用作业类型?
似乎没多少人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从设计逻辑上讲,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回答,今天我也不答,MD俺先将CO这些常用的破程序读一下,改天自己设计CO时就可参考…. 图2-[2]作业类型类型1(手工输入手工分摊),实际上ACTII,ACTMI,ACTMN的类型分别是2,3,4就是为了说明四种作业的使用方法,详细请看接下来的分析.
图2-[4],计划价格标志,计划价格标志有1,2,3三种,你在此设置一个价格标志,它将带到比如KP26里,当然KP26依旧允许你修改计划价格标志,如果不设置,默认的使用计划价格.
图2-[6]实际过帐作业类型通常你设置为空表示和,图2-[2]一样(as in planning),
图2-[7]实际价格标志,标志有5,6,7三种,这和图2-[4]计划价格标志1,2,3,通常plan price indictor你选1,实际你选5或空(空就从plan price 1的based on activity实际上就是5).
图2-[8]Output你定于output 单位,假设一小时人工(:LAB)能生产某产品10 PC,你定义Output unit为PC,Factor为10,公式是Output quantity = Activity quantity * Output factor.
作业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