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hapter6高频功率放大器摘要.ppt

发布:2017-03-16约1.11万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2) 改变VCC,但Rp、Vb、VBB不变当集电极供电电压VCC由 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 图6-13 VCC变化时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在欠压区内,输出电流的 振幅基本上不随VCC变化 而变化,故输出功率基本 不变;而在过压区,输出 电流的振幅将随VCC的减 小而下降,故输出功率也 随之下降。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在过压区中输出电压随VCC改变而变化的特性为集电极调 幅的实现提供依据;因为在集电极调幅电路中是依靠改变 VCC来实现调幅过程的。改变VCC时,其工作状态和电流、 功率的变化如上图所示。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3) Vbm变化,但VCC、VBB、Rp 不变或VBB变化,但VCC、Vb、 Rp不变 这两种情况所引起放大 器工作状态的变化是相同的。 因为无论是Vbm还是VBB的变化, 其结果都是引起eb的变化。 由 eb= VBB+Vbmcos?t eb max= VBB+Vbm 当VBB或Vbm由小到大变化时,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 界转入过压。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图6-16 Vbm变化时电流、功率的变化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六、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计算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是功率和效率。以临界状态为例 1)首先要求得集电极电流脉冲的两个主要参量ic max和?c 导通角?c 集电极电流脉冲幅值Icm 2)电流余弦脉冲的各谐波分量系数?0(?c)、?1(?c)、…、 ?n(?c)可查表求得,并求得个分量的实际值。 3)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 直流功率 P==Ic0? VCC 交流输出功率 集电极效率 6.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4) 根据 可求得最佳负载电阻 在临界工作时,?接近于1,作为工作估算,可设定?=1。 “最佳”的含义在于采用这一负载值时,调谐功率放大器的 效率较高,输出功率较大。 可以证明,放大器所要求的最佳负载是随导通角?c改变而 变化的。?c小,Rp大。要提高放大器的效率,就要求放大器 具有大的最佳负载电阻值。 在实际电路中,放大器所要求的最佳电阻需要通过匹配网络 和终端负载(如天线等)相匹配。 6.4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 一、概述 用折线法分析高频功率放大器时要引入相当的误差,低频时 误差还是允许的。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由于晶体管的高 频特性及大信号的注入效应而引入的误差将更大,严重时, 使放大器无法工作。 一方面应该考虑晶体管基区少数载流子的渡越时间、晶体管 的体电阻(特别是rbb?的影响)。饱和压降及引线电感等因素的 影响;另一方面,功率放大管基本工作在大信号,即大注入 条件下,必须考虑大注入所引起的基极电流和饱和压降增加 的影响。上述的这些影响都会使放大器的功率增益、最大输 出功率及效率的急骤下降。 6.4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 二、基区渡越时间的影响 在高频小信号工作时,渡越角是以扩散电容的形式来表示 基区渡越时间的影响的,由于信号的幅度小结电容可等效成 线性的。而在大信号高频工作时,必须考虑其非线性特性。 通过实验,可以用示波器观察 功率放大器放大管各极电流波形 随工作频率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图6-18 高频情况下功放管 各电极电流波形 6.4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 在工作频率很高, 渡越 角在??0=10?~20?时,功 放管各电极电流的变化 情况: (1) 发射极电流ie 随着工作 频率提高,存贮在基区中的 载流子由于输入信号vb迅速 向负极性变化而返回发射极, 因而ie出现反向脉冲,使管 子的导通角加大,工作频率 越高,ie反向脉冲的宽度就越 大,幅值也越南高,导通角 也越扩展。 (2) 集电极电流ic ic的峰值滞 后于ie的峰值,二者差一渡 越角??0,ic的导通角也由低 频时的?c增大到:?c+2??0 (3) 基极电流ib 由于ie出现反 向脉冲,根据ib= ie– ic,所以 ib也出现反向电流脉冲,反向 电流的出现,使其基波分量 Ib1大大增加,Ib1的增加将提 高了对激励功率的要求。 上述分析表明,ic的导通角加 大,将使功率管的效率大大 降低;Ib1的加大将使激励功率 增加,这会使放大器的功率增 益降低,这种现象将随工作频 率升高而加剧。 图6-18 高频情况下功放管 各电极电流波形 6.4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效应 三、晶体管基极体电阻rbb?的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