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9页(共NUMPAGES19页)
广西贺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火上浇油 B.滴水成冰 C.玉石俱焚 D.百炼成钢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玉石俱焚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下列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酒精 C.风能 D.沼气
【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根据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酒精能通过粮食发酵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
C、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沼气能通过动物粪便发酵产生,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选A.
3.下列食品富含维生素C的是( )
A.鸡蛋 B.辣椒 C.饼干 D.猪肉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辣椒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C、饼干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D、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某有机物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C、O B.H、O C.C、H D.C、H、O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来推断.
【解答】解:
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
故选:C
5.在做《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 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 )
A. B. C. D.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分析】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 的水,再进行振荡,利用手腕的力量振荡,根据正确的振荡方法选择答案.
【解答】解:先往一试管中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加入5mL 的水,再进行振荡,利用手腕的力量振荡,正确的振荡方法是C.
故选C.
6.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
①可以助燃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 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选择判断.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供给呼吸.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生的碳酸,能与碱溶液反应.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错误;
②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会看到浑浊现象.故正确;
③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是能溶于水,常温下,一体积水可溶解一体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二氧化碳中有少部分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错误;
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故正确.
故选:A.
7.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敢靠近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微粒很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做永不停息地运动.生活中的扩散、挥发等现象都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解答】解: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露水气味的分子通过运动运动到小明和爸爸妈妈他们周围的空气中,使蚊子便闻到了气味就不敢靠近他们了.与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质量较大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B.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
C.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D.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
【考点】石油的组成;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分析】A、根据石油的成分解答;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