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doc

发布:2017-11-02约6.8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 一、问题描述 一个简单的汽车系统如图1所示,若将其处理成平面系统,可以由车身(梁)、承重、前后支撑组成,汽车悬架振动系统可以简化地看作由以下两个主要运动组成:运动体系在垂直方向的线性运动以及车身质量块的旋转运动,对该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如表1 所示,为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这里采用英制单位。 表1 汽车悬架振动模型的参数 材料参数 几何参数 弹性模量 加速度 质心的前距离 车身重量 车身质量 质心的后距离 前悬架支撑弹簧系数 后悬架支撑弹簧系数 质量分布的回转半径 (a)问题描述 (b)有限元分析模型 图1 汽车悬架振动系统模型 二、有限元建模 1、模型分析 计算模型如图1(b)所示。 这里将车身简化为梁,仅起到连接作用,这里设定不考虑梁的质量对振动性能的影响,因此需将密度设定为零即可,但在建模时需要输入梁的各种参数(包括材料以及几何参数),实际上,可以将车身梁的弹性效果通过质量块的垂直运动及旋转运动来等效,质量块的转动惯性矩为,r取为 4,经计算。可以看出所采用的平面简化模型仅有两个自由度(梁单元由于取密度为零,将仅起连接作用)。 采用 2D的计算模型,使用梁单元 2-D Elastic Beam Elements (BEAM3)来等效车身,使用弹簧单元Spring-Damper Elements (COMBIN14)来等效车体的前后悬架支撑,使用质量块单元Structural Mass Element (MASS21)来等效车身质量。 2、建模的要点 首先定义分析类型并选取三种单元,输入实常数; 建立对应几何模型,并赋予各单元类型对应各参数值 ; 在后处理中,用命令*GET 来提取其计算分析结果(频率); 通过命令*GET 来提取模态的频率值。 3、建模步骤 进入 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 → ANSYS → ANSYS Interactive → Working directory(设置工作目录)→ Initial jobname: Vehicle(设置工作文件名):→Run → OK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ferences… → Structural → OK 定义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 Add…→ Beam: 2d elastic 3 → Apply(返回到Library of Element窗口)→ Combination: Spring-damper 14→ Apply(返回到Library of Element窗口)→Structural Mass: 3D mass 21→OK(返回到Element Types窗口)→选择Type 2 COMBIN14 单击Options…→K3 设定为2-D longitudinal→OK (返回到Element Types窗口) →选择Type 3 MASS21 单击Options…→K3 设定为2-D w rot inert → OK → Close 定义实常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 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 →Add…→ 选择 Type 2 COMBIN14 → OK → Real Constants Set No. : 1(第1 号实常数), K:2400(前悬架支撑的弹簧系数k1 = 2400) → Ok(返回Real constants窗口) → Add…→ 选择 Type 1 BEAM3 → OK → Real Constants Set No. : 2(第2 号实常数) AREA:10, IZZ:10, HEIGHT:10(梁单元参数,可以为任意值) → Ok → Add…→ 选择 Type 3 MASS21 → OK → Real Constants Set No. : 3 (第 3号实常数) , MASS:100, IZZ:1600(质点的实常数) → Ok → Add…→选择 Type 1 BEAM3 → OK → Real Constants Set No. : 4(第4号实常数) AREA:10, IZZ:10, HEIGHT:10(梁单元参数,可以为任意值) → Ok → Add…→ 选择 Type 2 COMBIN14 → OK → Real Constant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