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1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模拟试题1答案
抚顺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1、答案:A【解析】.A.原文第三段可知,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根源, 并非是人们不读“四书”。属于强加因果关系。 2.答案:B【解析】B.“合而为一”属无中生有,“深刻持久”…
6400A火焰光度计使用说明书山东 一、操作步骤 1、开机预热20~30分钟; 2、预热完毕,按“确认”键,进入初始菜单; 3、在初始菜单下,用左、右移动键选择设定元素(Na、K或Na、K同时选定)、单位(本机可选三种浓度单位:mmol/L、μg/m…
人物研究 谭平山的国民革命思想及其实践 ——读谭平山的《国民革命与国民党》 (广东)张启良 【摘 要】谭平山的革命生涯跌宕起伏,国民革命思想及其伟大实践占据重要地位。他是孙中山国民革命理想的忠实追 随者,是国民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和维…
抚顺一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1、答案:A【解析】.A.原文第三段可知,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根源,
并非是人们不读“四书”。属于强加因果关系。
2.答案:B【解析】B.“合而为一”属无中生有,“深刻持久”前漏掉了“比较”。摒弃原文
修饰语,人为夸大。
3答案:A【解析】A.“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这一前提没错,
但并不能由此推出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读“四书”,更不能推出全世界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也都
要读“四书”的结论。
4. A(“卒”,通“猝”,突然。)
5. D(说的是景宗的志向;是韦睿的部下作为;是说景宗为人自负好胜。)
6. C(“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
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7. 看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
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
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
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
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
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
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
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
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
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
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
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
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
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
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
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
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
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
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
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
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
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
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
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
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
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
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8.答: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
和愁绪。
9.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
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
10.(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风飘飘而吹衣 (5)塞上风云接地阴
(6)回首向来萧瑟处
三、
11.AC(A:不是冒险,是深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