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解析20111231.doc

发布:2017-03-25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解析2011年第12期???? 中国石化联合会产业发展部????????    一、煤化工主要产品生产发展现状 (一)煤制油产业现状 2010年我国原油产量2.03亿吨,实际加工量4.23亿吨吨,原油进口量2.39亿吨,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高达53.8%。 根据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预计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到5亿吨,而受资源短缺的限制,我国未来几年原油年产量仅能维持在2亿吨。因此,预计2015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增加到60%,我国还需要大量进口原油和石油制品,存在着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 为缓解我国石油及其制品的供需矛盾,发展煤制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9年,我国多个煤制油示范项目先后试车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得到初步验证。鉴于煤制油示范工程的成功,2009年12月,商务部发布2009年第122号公告,赋予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煤制油产品身份合法化。 2009年左右,国内相继投入试运行的煤制油项目概况如表1。 表1 煤制油示范项目概况 单位:万吨/年 生产企业 装置规模 试车时间 备注 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 (鄂尔多斯) 108 2008年12月 直接液化 潞安集团 16 2009年8月 间接液化 伊泰集团 16 2009年3月 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 (宁东,与沙索尔公司合作) 18 2010年 开工建设 山东兖矿 1 2009年 2008年12月30日,神华集团鄂尔多斯市108万吨/年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工程开始投煤试车,并于次日打通全厂流程,生产出合格油品,在70%~75%负荷下连续运转168小时,完成了预定试车任务。在第一次开车的基础上,神华集团对首次开车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于2009年7月、9月和12月又进行了3次试车。通过4次开车验证,我国自主研发的直接液化技术设计合理、技术可行,负荷率和油收率接近设计值,预计经过进一步整改后可以达到设计值,特别是制约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进口设备国产化取得显著成绩,高差压阀门、高温含固离心泵使用寿命逐步提高,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此外,采用中科合成油公司自主研发的浆态床合成技术的3套工业试验装置也陆续投产。其中伊泰应用中科合成油公司伊泰16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于2009年3月试车成功,并于9月正式投产,累计生产油品5万多吨。山西潞安集团16万吨/年煤制油装置于8月产出合格的柴油、石脑油产品。神华集团18万吨/年的铁剂浆态床间接液化装置也在2009年底成功试运行。 (二)煤制甲烷气产业现状 201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944.8亿立方米,进口166.1亿立方米,表观消费量1070.3亿立方米,人均消费67标准立方米/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目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仅为4%,为加大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适应人类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中央政府制定了“油气并举”的战略方针,大力鼓励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未来十几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呈高速增长的趋势,平均增速将达13%。预计2015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700亿~2100亿立方米左右,届时缺口将达到300亿~700亿立方米。 在国内天然气新增技术和经济可采储量减少、勘探难度增加、新发现储量品质下降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了煤制甲烷气项目的工业化进程工作。其中,大唐集团位于内蒙古赤峰和辽宁阜新的两个40亿立方米/年煤制甲烷气项目先后通过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内蒙古汇能煤制甲烷气项目也于2009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 由于国内天然气市场增长迅速、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预期强烈、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已初具规模,还有诸多企业(中海油、神华、华能、中电投、新奥、华银电力、新汶、庆华等)看好并拟进入煤制甲烷气行业,煤制甲烷气已经成为新型煤化工领域新的投资热点,并存在急于进行产业化建设的态势。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拟建以及处于规划阶段的煤制甲烷气项目共有十余个,产能合计超过300亿立方米/年(见表2)。其中,大唐国际发电公司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40亿立方米/年的煤制气项目进度最快,按计划将于2012年投产。 表2 国内在建、拟建煤制甲烷气装置统计 单位:亿立方米/年 单位名称 项目 规模 项目进度 潞安集团潞蒙能源有限公司 50 2010年开工 内蒙古大唐国际发电公司 40 已经开工,预计2012年底投产 内蒙古汇能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6 2009年下半年开工 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 2010年1月开工建设,2013年投产 新疆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 55 已经开工,一期工程将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