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考成本会计简答题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 本 会 计 简 答 题
1. 简述成本会计的任务。 . 简述成本会计的任务。 答: (1)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 (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成本目标。 (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 (4)制定责任成本制度。
2. 简述成本的作用。 . 简述成本的作用。 答: (1)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 (3)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 (4)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3. 简述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 年)成本会计在实务方面取得的进展。 成本会计在实务方面取得的进展。 . 简述早期成本会计阶段( 答: (1)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 (2)建立了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3)利用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4)出现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
4. 简述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 . 简述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 (1) 根据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2) 确定成本项目。 (3) 设置有关成本和费用明细账。 (4) 收集确定各种产品的、入库量、在产品盘存量以及材料、工时、各种消耗量等。 对各项要素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费用应不应该开支;应开支的费用,应不应该 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5. 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需要分清哪几种费用的界限? . 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需要分清哪几种费用的界限? (1) 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2) 正确划分各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的界限; (3) 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计算对象之间的费用界限; (4) 正确划分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6. 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 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1)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 (2) 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 (3)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4) 基本生产制造费用的分配; (5)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分配; (6)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7) 产品销售成本结转; (8) 期间费用结转。
7. 简述要素费用分配的程序。 . 简述要素费用分配的程序。 (1) 确定需要分配的要素费用的项目及金额; (2) 确定具体要素费用项目的分配标准; (3) 编制各项要素费用分配表; (4) 根据要素费用分配表编制凭证; (5)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8. 简述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 简述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 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 用的方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不管各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 造费用都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在此种方法下,制造费用科目不仅可能有月末余额, 而且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对于全年制造费用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 划分配额的差额,一般应在年末调整计入 12 月份的产品成本。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季 节性生产企业。
9. 简述投料程序确定的几种情况。 . 简述投料程序确定的几种情况。 (1)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2) 原材料随生产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但投料进度与加工进度一致; (3) 原材料随生产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但投料进度与加工进度不一致; (4) 原材料分工序投入。
10. 简述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区别。 . 简述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区别。 (1) 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角度上看,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辅 助方法则是可有可无; (2) 从对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涉及角度看,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方法涉及计算 对象,而辅助方法没有涉及对象。 (3) 从与生产类型联系角度看,生产类型的不同,采用的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也是不 同,而辅助方法与生产类型无直接联系; (4) 从使用角度上看,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可以单独使用,而辅助方法不能单 独使用,一般应与各种基本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11. 简述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 简述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第一步,产品的批次确定后,会计部门首先为每一批产品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产 品成本计算单)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根据各批产品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成本项目。 第二步,按生产部门开设制造费用明细账,用以登记各批产品生产中的间接费用。 第三步,根据各种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和制造费 用明细账; 第四步,结算、分配各辅助部门的费用,登记相关的明细账; 第五步,结算、分配制造费用,登记各批产品的成本明细账; 第六步,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第七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12. 简述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