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与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极低体重儿(VLBin内入院;4例入院时轻度窒息2例,双胎妊娠2例均按照新生儿窒息复苏术进行复苏处理后入我科,均反应低下,青紫,呼吸微弱,呻吟,体温低。
2 治疗 要点
入院后全部入箱温,持续24小时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输液泵给药治疗。
2.1呼吸管理与给养;出生后即彻底清理呼吸道,患儿头部轻度后仰,抬高肩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入院后常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kg?d)静滴以促使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预防NRDS的发生。鼻导管给氧,氧流量0.5~1L/min,头罩给氧总流量4~6L/min,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使患儿血氧饱和度一直维持在85%~95%,浓度以氧分压监测结果进行调整,维持氧分压60—90mmHg氧浓度≤40%,避免高氧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呼吸暂停者予托背弹足底刺激,严重者用氨茶碱首剂5mg/kg。
2.2液体及营养:4例早产儿均选择静脉营养1周内,初期10%GS60~80ml/(kg?d),滴速4~6mg/(kg?min),开始逐渐增加到11---12mg/(kg?`min).24-48小时后补纳2-3mmol/(kg?d),生后3~4天补钾1-2mmol/(kg?d),小儿专用氨基酸(含20种氨基酸)从0.5g/(kg?d),开始,以0.5~1.0g/(kg?d),3天开始递增至2.5~3.0g/(kg?d);脂肪乳(含50%中链甘油三酯的力保肪宁)以0.5g/(kg?d);五天后开始递增至3.0g/(kg?d)。输液泵20~24小时均匀输入。维生素E25mg/d至体重达1800g为止。静脉营养量调整期间,每日测体重.记录液体出入量,监测血生化指标,注意观察有无黄疸和出血倾向间断测尿比重尿糖。
2.3微量喂养:一周后4例均采用直接经过口腔的微量的喂养方式,在开始喂养前让患儿进行能够非营养性吸吮的练习,使之极早适应经口喂养,喂养的奶主要选择母乳。用吸奶器采集母乳喂哺时奶温恒定在37-39°C。奶量从1ml/次开始,每一小时一次每天增加1毫升,并根据症状随时调整严密观察消化吸收及排便情况。 3护理
3.1保温保暖,暖箱温度保持在32~35℃。湿度55%~65%保持良好湿度的使患儿水分丧失降低到最低,避免因为表失过多的水分影响患儿的体重的增长。
3.2感染的预防:要求每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新生儿病区管理标准,确保患儿的安全,凡进入病房医护人员必须做到手消毒,无感染人员进入病房,抹布、拖布、桶做到专用用后消毒。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作好口腔.皮肤.脐部及眼护理。有创操作做到轻柔避免损伤。
3.3护理要点:1尽量减少搬动,严密监测VLBW体温,2h测量一次,根据体温变化及时调节温箱的温度,使体温控制在36.2~36.7°C,相对的湿度55%~65%, 治疗 护理都应在温箱内进行,以确保暖箱温度恒定,选择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护士24小时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及节律.心率.面色.微循环.肌张力及触觉反应。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定期查出血点,血糖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注意黄疸情况。尤其有颅内出血早产儿
4讨论
4.1极低体重儿,存活率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除需严密观察病情外,还应利用各种监护仪器,微量快速的检测手段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的处理,同时应该注意早产儿并发症,如感染、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硬肿症等。
4.2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 发展 ,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4例患儿由于及时清理呼吸道,选择合适的供氧方式。护理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胃肠道喂养是早产???的营养途径,早期微量喂养,可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加速肠粘膜生长和胆汁分泌,促进蠕动减少肝肠循环。由于使用了可来福配安全留置针静脉用药,大大降低了因为反复穿刺引起感染情况。同时也是治疗极低体重儿成功的关键,给静脉营养提供了顺畅的静脉通路,促进了患儿体重的增长。是早产儿尤其是VLBW治疗中必须的辅助治疗措施。
4.3护理人员只有严格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做好细心、耐心、精心的对待每位患儿,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 科学 喂养和合理的护理,才能确保早产儿存活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