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完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教育管理
★管理: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意义:是一各社会的职能。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教育管理: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教育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说。
教育管理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两大分支,教育行政管理学以国家教育界事业管理为其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则以学校内部管理为其研究院对象。
★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对象:(1)主张研究教育管理现象,以教育管理现象为其研究对象(2)主张研究教育管理过程,以教育管理过程发展的规律为其研究对象(3)主张研究教育管理问题,认为界管理既不是研究现象,也不是研究规律,而是研究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教育管理学与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教育管理理论根于管理实践,在管理实践中,通过教育对象的研究,探索教育管理的一般规律。
管理的共性:管理[概括为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包括三层意思:1、管理要有正确的目标。2、管理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3、管理要讲效率。 这三个方面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目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合理的组织措施,是科学管理的主体,高效率是科学管理的生命力所在。
教育管理的特性:1、管理内容的教育性2、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3、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管理的共性与教育管理特性的关系“教育管理是一般社会管理的殊部分。教育管理与一般社会管理除共性外,还其特性。
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1、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在育人过程中,一方面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2、教与学的统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教育的一功活动,都是以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为轴运转的,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的主要矛盾。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以教学为主。3、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是教育主要矛盾的反映。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人,管理体制的主要对象和培养目标都是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以人与人关系为主教育管理矛盾,呈现出复杂的状态。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育管理的基本范畴:1、主体与客体2、共性与个性3、质量与数量4、有效与无效5、集权与分权6、权威和服从
13.目标:是人们的行为想要达到目的和标准。
14.管理目标:是批管理活动要达到的某种结果或境地。是管理和目标一般含义的统一。
特点:综合性、社会性、 层次性。
15.教育管理目标:是指教育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某种结果或境地。是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的有纲结合。特点:教育性和社会性。
16.教育管理目标的作用:(一)导向聚合作用(二)激励作用(三)控制作用
17.教育管理目标的分类:●(按时间的长短划分)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对教育管理善的长远规划,以称为战略性目标;短期目标:是对教育目标的短期规划,以称为战术目标;中期目标介于两面者之间,以知名人称为战役目标。●(按管理范围划分)国家一级管理目标、地方一级管理目标、学校一级管理目标。国家一级管理目标:是对整个国家教育管理的全面规划。地方一级教育管理目标:是对一个地方教育管理的全面规划。学校一级的教育管理目标是对一个学校教育管理全面规划,即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的划分)教育管理综合目标、教育管理专项目标。教育管理综合目标:是对教育管理各方面的全面规划;教育管理专项目标是对管理某一方面的规划。
18、教育管理目标的制定过程:(一)调查研究(二)分析讨论(三)确定目标
19、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2、目标管理是对组织整体的系统管理。3、目标管理是重视成果的管理。4、目标管理是全员的管理。
20、在教育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2)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效率。(3)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4)有利于改进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能力。
21、目标管理:就是围绕管理的目标所进行的管理。
22、目标管理的由来:彼德?德鲁提出的。《管理实践》
23、目标管理理论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分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是以绩效评估中心的目标管理。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以目标结合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23、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4、质量管理的特点:(1)管理对象的全面性(2)管理环节的全面性(3)参与管理人员的全面性(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