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厂供电第3版)教学课件ppt作者刘介才第八章表格课件.ppt

发布:2017-03-06约1.8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八章 表格 (表8-1~表8-7) 10 9 8 7 6 5 4 3 2 1 表8- 表 格 序 号 章 次 表8-1 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滚球半径和避雷网格尺寸(据GB50057-2010) ≦20×20或≦ 24×16 60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0×10或≦ 12×8 45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5×5或≦6×4 30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避雷网格尺寸/m 滚球半径 hr /m 建筑物防雷类别 返回 表8-2 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 (据GB50057-2010) 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 4 坡度大于1/10 且小于1/2的屋面 3 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 2 ⑴图上圆圈“○”表示雷击率最高的部位,实线“———”表示易受雷击部位,虚线“----”表示不易受雷击部位 ⑵对序号3、4所示屋面,在屋脊有避雷带的情况下,当屋檐处于屋脊避雷带的保护范围内时,屋檐上可不再装设避雷带 平屋面 1 备 注 易受雷击 的部位 屋面情况 序号 返回 20 300 煤气管 300 300 热力管(包封) 500 500 热力管(不包封) 20 150 压缩空气管 20 150 给水管 20 50 保护地线 300 1000 防雷引下线 最小交叉净距/mm 最小平行净距/mm 线 缆 与 其 他 管 线 净 距 其 他 管 线 表8-3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净距 (据GB50343-2004) 返回 注:①当380V电力电缆的容量小于2kVA,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中,如在 两个不同线槽中或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不大于10m 时,则双方最小间距可以是10mm。 ②电话线缆中存在振铃电流时,不宜与计算机网络同在一根双绞线电缆中。 15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3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600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380V电力电缆 容量大于5kVA 8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300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380V电力电缆 容量2~5kVA 10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7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 150 与信号线缆平行敷设 380V电力电缆 容量小于2kVA 最小净距/mm 与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接近情况 类 别 表8-4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力电缆的净距 (据GB50343-2004) 返回 2.00 空调机房 2.00 变 电 室 2.00 电梯机房 1.00 配 电 箱 最小间距/m 名 称 最小间距/m 名 称 表8-5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 (据GB50343-2004) 返回 注: ①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体引出线截面不应小于50mm2。引出线应热镀锌。 ②按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防雷的接地装置,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作为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48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③本表规格也符合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4.5 3.5 2.5 2.5 钢管管壁厚度 / mm 6 4 2.5 2 角钢厚度 / mm 6 4 4 3 厚度 / mm 100 100 100 60 截面 / mm2 扁 钢 12 10 8 6 圆钢直径 / mm 直流回路 交流回路 室 外 室 内 地 下 地 上 种类、规格及单位 表8-6 钢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 (据GB50169-2006) 返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