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2016内蒙古赤峰模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播出,引发了国人对汉字的关注热潮。中国汉字的演变历程告诉我们(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汉字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生命力③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2.(2015宁夏银川一中质检)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 )A.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3.(2016甘肃白银模拟)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4.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5河南洛阳模拟)汉代董仲舒把道学、法学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可见( )A.中华文化是由儒佛道等思想融合而成的B.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C.各种思想都能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D.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6.(2016甘肃兰州一中质检)绍兴是越剧的发源地,它吸收了京剧、昆曲、楚剧、高腔、黄梅戏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逐渐完善丰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欢,从娘家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为中国戏剧文化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越剧的成长说明 ( )A.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C.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体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回答下题。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2015江西九江模拟)抗战英雄赵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了( )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9.(2016河北衡水模拟)习近平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也是我们今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 )①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②传统文化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④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2016山东临沂一中质检)电视剧《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对于中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1.(2016河南平顶山模拟)2015年10月1日,平顶山市开展爱国主义影片放映活动,全市98个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同时放映爱国主义优秀影片《永远的焦裕禄》。爱国主义影片放映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