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_T 52061-2021CN染色粘胶短纤维.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59.080.20CCS W 12FZ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Dyed viscose staple fiber2021-08-21发布2022-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FZ/T 52061—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翰联色纺股份有限公司、愉悦家纺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湾县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河北宁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国全、金国周、张毅、贾长浩、段丽慧、许玉成、徐建林、益丽轩。
FZ/T 52061—2021染色粘胶短纤维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染色粘胶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线密度范围在1.10dtex~6.70dtex的染色粘胶短纤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仪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违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3920纺织品色率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电洗色率度GB/T 4146.2纺织品化学纤维第2部分:产品术语GB/T 4841.3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T 6503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GB/T织品色牢率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GB/T 14334化学纤维短纤维取样方法GB/T 14335化学纤维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GB/T 14336化学纤维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GB/T 14337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339化学纤维短纤维癌点试验方法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FZ/T 50014纤维紫化学纤维残硫量测定方法直接量法3术语和定义GB/T4146.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染色粘胶短纤维以本色粘胶短纤维为原料,经过染整加工的有色粘股胶短纤维。3.2局部性染色不匀partial uneven color粘胶纤维包内局部小范围或零星出现的颜色差异,包括局部色花、色溃、色点、色炭、色块等。3.3散布性染色不匀diffusive uneven color整批产品中出现大范围的明显颜色差异。
FZ/T 52061—20213.4白粉white powder染色过程中的钙、镁高子与皂液或纯碱生成的不溶性碳酸钙沉淀物等,其沉积于纤维表面呈现的白色粉末,4产品分类、标记4.1产品分类按产品的线密度、长度分为3类(按表1)。表 1染色粘胶短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产品名称分类棉型染色粘胶短纤维30 mm~40 mm,1.67 dtex左右中长型染色粘胶短纤维51 mm~76 mm,2.20 dtex~3.33 dtex毛型染色粘胶短纤维70 mm~150 mm,3.33 dtex 以上4.2产品规格产品规格以纤维线密度(dtex)、切断长度(mm)和颜色(或色号)表示。例如,1.67dtexX38mm红色粘胶短纤维,注;额色或色号由供需双方约定标记。5要求5.1项目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包拆干断裂强度、湿断裂强度、干断裂伸长率、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线密度偏差率、长度偏差率、超长纤维率、倍长纤维、残硫量、症点、耐皂洗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率度、耐光色牢度、安全性能、外观质量。5,2分等规定5.2.1同一原料、同一色号、同一批次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5.2.2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外品。5.3技术要求5.3.1棉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按表2规定。5.3.2中长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按表3规定。5.3.3毛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按表4规定。5.3.4染色粘胶短纤维外观质量要求按表5规定。
FZ/T 52061—2021表2棉型染色粘胶短纤维技术要求项目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干断裂强度/(cN/dtex)1.951.851.75断裂强度/(eN/dtex)1.050.950.85干新裂伸长率/%M±2.0M± 3.0M± 4.0干断裂强力变异系数/%≤21.0线密度偏差率/%±6.0±8.0±12.0长度偏差率/%±6.07.01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