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瑞安环保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用射线装置建设项目(迁、新建)
辐射环境影响登记表
建设单位(盖章):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1年8月18日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监制
工 作 责 任 表
—————————————————————————————
编制单位:温州市环中心站职技协表1 项目概况
单位名称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地址 瑞安市马屿镇56省道旁 法人代表 林善光 电话 0577-邮编 325208 联系人 刘锡文 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 医用射线装置迁、新建 项目地址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内(瑞安市马屿镇马北村新56省道旁) 项目用途 医疗服务 项目依据 —— 总投资 —— 核技术项目
投资(万元) —— 核技术项目环境
保护投资(万元) —— 应用类型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密封源 射线装置 其它 / / √ / 核技术应用目的和任务: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现院址位于瑞安市马屿镇江兴路103号,已在用XG501-5型00mA双床双管医用诊断X射线机一台,尚未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该医院为了方便病人就医诊疗,改善医疗条件,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在瑞安马屿镇马北村新56省道旁建设新院区。计划将现有的XG501-5型00mA双床双管医用诊断X射线机搬迁至新院区继续使用,在新院区新建一间X射线机机房和一间CT扫描机房,并拟购一台CT扫描机。 表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及工艺流程
周围环境概况 (1)项目周围概况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位于瑞安市马屿镇马北村新56省道旁。该院新院区东侧是河,南侧是新56省道,西侧是马屿跃马大道,北侧是农田。单位地理位置详见表8中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8-1。
(2)机房的位置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迁、新建X射线装置放置于该院新院区主楼一楼。新院区迁、新建机房平面示意图详见表8中图8-2。 工作流程及污染状况 工作原理:
医用诊断X射线机和CT扫描机均为采用X射线进行摄影的技术设备。上述设备中产生X射线的装置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靶体一般采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制成。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为靶所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
医用诊断X射线机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寻找病灶部位、形状及体积大小并予以定位、摄影,它用X线胶片代替荧光屏,永久记录被检部位影像的一种设备,这种方法比透视能发现更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 续表二
工艺流程及污染状况 CT扫描机是计算机断层X射线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它使用了精确准直的X射线从各种不同的离散角度扫描所关注的平面,利用探测器记录透射光束的衰减量,并经过数学运算,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应数据,从而产生一个以检查层的相对衰减系数为依据的躯体横断面的影像记录被检部位影像的一种设备,这种方法比透视能发现更多有诊断价值的信息。污染因子由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X射线因此,在开机期间,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子。医院采用成像获取病人资料,无洗片废水,故运行时无放射性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产生。 表3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迁建射线装置情况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主要技术指标00mA/125kV 透视拍片 迁建 CT扫描机 待定 1 待定 透视拍片 拟购
表4 污染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1)正常工况
由该医院迁、新建X射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装置产生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的。只有在开机并处于出线状态时才会发出射线,因此,在开机期间产生的X射线为本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的主要因子。
(2)事故工况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迁、新建的X射线装置可能引起的辐射事故都认定为一般辐射事故,其可能出现的辐射事故情况如下:
1、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辐照室,X射线装置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
2、在防护门未关闭情况下,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X射线装置辐照室。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X射线装置操作程序进行诊断,防止事故照射的发生,避免工作人员和公众接受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续表四
污染防治措施
X射线装置机房需采污染防治措施)Χ射线)续表四
辐射环境管理计划和措施:
瑞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尚未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