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几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并用以去除土壤中的四氯乙烯.pdf

发布:2015-10-03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几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并用以去除土壤中的四氯乙烯 1 2 杜世珍 刘双华 1 上海喜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 2001617 2 同济大学化工学院 上海 200092 摘 要 本研究利用复合界面活性剂为操作流质进行电动力技术移除黏质土壤中四氯乙烯试验,探讨施加不同 电位坡度对于电动力法复育污染土壤之影响。研究所用之电动力试模系由阳极槽(4 cm)、土体(12 cm) 及阴极槽(4 cm)所组成,电极槽与土体之间放置耐酸碱尼龙滤布及玻璃纤维滤纸,两组多孔隙石墨电极 棒,分别安置于阳极槽及阴极槽内。复合界面活性剂系采用0.5%阴离子界面活性剂(SDS)及2.0% 中性 离子界面活性剂(PANNOX 110)配比混和而成,施加1~3V/cm 之电位坡度进行5 天之电动力实验,并进 行阴离子界面活性剂及地下水操作流质等两组对照实验比较之。实验结果显示,近阳极端土壤呈酸性 状态(约pH=2.1~2.5) ,而近阴极端则呈碱性(约pH=11.3~12.2) 。施加1~3V/cm 之电位坡度,以复合界面 活性剂为操作流质(SDS/PANNOX 110) 时,四氯乙烯之去除率随施加电位坡度之增加而提升,可达 58.1~86.3%;然而当电位坡度达2V/cm 以上,对去除率之改善则不甚明显,电渗透系数介于0.11 ~ 6.85 -6 2 3  10 cm /V- 及电力耗损为40.9 ~ 103.6 kWh/m ;在2V/cm 电位坡度下,以复合界面活性剂为操作流 质之PCE 去除率为地下水之4.8~5.7 倍,而电力耗损仅为其0.8~1.9 倍。实验结果证实,以复合界面活 性剂当作操作流质之电动力技术为一经济有效之土壤复育程序。 关键词:阴离子界面活性剂、中性离子界面活性剂、四氯乙烯、电动力法、土壤复育 一、前言 氯乙烯(Perchloroethylene, PCE)及其衍生物,由 于含氯溶剂具有比重大于1、低水溶性及不易被 工业制程、干洗业及军事基地中大量使用 生物分解之高稳定特性,因此当释放到地层下, 含氯溶剂(Chlorinated Solvent)做为溶剂、干洗剂 会形成可移动之 DNAPL(Dense Non-Aqueous 及去脂剂之用,由于储存或处置不当,使得这些 Pollution Liquid)污染团,并不断释出液相有机污 有机污染物泄漏至地表下,已造成相当严重之地 染物,由于含氯溶剂大多具有致癌性和毒性,因 下水及土壤污染[1,2]。1994 年美国对其境内将近 此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极大的冲击,使得整治含氯 300,000~400,000 个有害废弃物场址进行评估分 溶剂污染土壤成为目前国内、外重要环保议题之 析,发现含氯溶剂为最主要之污染物,并预估在 一。 未来的三十年中将投资七百五十万美金进行整 电动力法系于污染土壤中通以直流电压,产 治复育[3]。而在国内也发生许多有机物污染之实 生之电场将引导电解质溶液之移动,因而移除土 例,如台湾无线电公司(RCA)桃园厂、飞利浦竹 壤间之污染物,或浓缩至有限之范围以利处理[4], 北厂、及头份工业区台氯公司,主要之污染物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